罗塘大棚草莓
硕丰草莓交易市场
富硒小麦生产基地
“五个一”工程一片林
乡中心敬老院绿化一角
邵集马铃薯基地
黄岗村蔬菜基地
众望西瓜嫁接育苗基地
罗塘西瓜又大又甜
叶集村甜叶甜叶菊基地
黄晶梨种黄晶梨种植基地
罗塘乡现有耕地面积10万亩,总人口7.2万人。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418工程”、“双二十万亩工程”和特色富民的发展思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草莓、马铃薯、甜叶菊、蔬菜生产,着力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2011年,全乡草莓种植面积3.5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3630亩,甜叶菊预计栽植面积800-1000亩,特色农业种植占总耕地面积的36.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大力推进草莓“四化”工程
罗塘乡是草莓种植大乡,有着20多年的草莓种植历史,农户种植草莓的经验和技术也日趋成熟。近年来,通过政府推动、示范带动和市场拉动,草莓生产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积极作为,把发展草莓生产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线,把草莓种植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大力推进草莓生产“四化”工程(即布局区域化、发展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一是抓好草莓生产的布局规划。对全乡适宜草莓生产的区域进行统一规划,整合政策资金优先安排土地平整、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配套,积极鼓励引导该区域的农户发展草莓生产。二是按照巩固老区、拓展新区、做大规模的要求,2010年基本实现了消灭空白组的计划,推进了草莓规模化生产。三是以草莓进超市工程为抓手,开展草莓标准化生产。教育和监督群众严格按标准化规程组织生产,协助县植保站定期开展农残检测,及时发布信息,跟踪落实整改措施,确保草莓产品安全。四是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推进草莓产业化经营。积极协调开展草莓“信贷+保险”业务,解决农户生产资金不足问题。2010年全乡共有420户草莓种植户,申请长丰科源村镇银行办理贷款169万元,丰杨草莓专业合作社与合家福等8家连锁超市签订了供货协议,建设以300平方米的标准化包装配货中心。五是积极参与草莓评比活动,扩大长丰草莓的知名度。2009年在第四届中国(北京·昌平)草莓文化节上,罗塘乡送评的丰香草莓荣获一等奖(金奖),在2010年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南京·栗水)草莓文化节上,罗塘乡送评的丰香草莓荣获两个二等奖和两个三等奖。
积极开展马铃薯新品种的引进、试种和推广
罗塘乡脱毒马铃薯栽培始于2003年,其模式主要是马铃薯套种棉花,当年试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迅速得到了推广,到2007年发展到600多亩。2008年,乡政府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及时成立了邵集马铃薯生产合作社,马铃薯的种植有了较快的发展,2009年全乡种植面积2000亩,2010年已突破3150亩,今年又在双门村新建580亩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同时试种了彩色马铃薯。通过几年的试种和摸索,基本掌握了马铃薯的种植技术,目前推广的早春马铃薯+东瓜、南瓜+秋马铃薯种植模式取得了好收益。面对马铃薯生产发展的良好态势和广阔的市场潜力,乡党委、政府把马铃薯生产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托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开展马铃薯示范基地和产业园建设,辐射带动全乡马铃薯生产,全乡马铃薯种植面积已突破3630亩力争把马铃薯打造成为继草莓之后的新的支柱产业。在易旱地区推广甜叶菊生产
罗塘乡在岗区易旱地区,大力引进和推广管理方便、效益较高的甜叶菊生产。多次组织人员到明光等地参观考察甜叶菊生产,学习种植技术,签订销售合同,2010年全乡种植面积已突破500亩,亩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今年甜叶菊育苗400多万株,预计能够栽植800-1000亩,为岗区易旱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索出新的路子。
特色农业生产初具规模
长丰县星火科技专业合作社在拐集村建立了富硒香瓜种植基地,种植品种“苹果酥”,面积50亩,目前,香瓜长势良好,部分已经上市,预计亩产5000公斤,另外试验试种富硒小麦100亩。
招商兴林,市场化运作
为解决造林主体,罗塘乡把植树造林工作全面推向市场,通过市场运作,广泛吸纳社会资本造林,从而解决了主体明确,产权明晰的经营格局。经过广泛的宣传推介,与山锤园林有限公司签订了成片造林278亩,道路绿化3.3公里,渠道绿化3公里,政府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一次性转让土地使用权15年,从而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同时罗塘乡积极创新,利用有利的优越环境,联系企业在上拐村租地投资创建黄晶梨示范种植基地。
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
植树造林、清洁家园是一项长期性的群众工作,建设生态家园关键是要提高群众的认知度,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充分调动群众植绿、护绿的积极性,切实解决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针对群众植树积极性不高的情况,罗塘乡及时出台了相关政策,对于村庄环村林带栽植的苗木,本着谁栽、谁管、谁所有的原则,政府给予一次性的苗木费补助。目前环村林带发动群众栽植用材林和经济林30多亩,四旁植树55000棵。乡干部创建了共青林、三八林。
规模养殖效益明显
罗塘乡上拐旺达养殖场基地积极从安徽种猪场引进新品种太湖、定远(黑定、黑太),目前存栏400头。叶集村樊庆等户养殖户从山东淄博市种养场引进品种波尔山羊200只进行试验养殖。
今年,罗塘乡围绕“双二十万亩”工程,突出抓好草莓、马铃薯、甜叶菊生产和养殖。一是培育壮大草莓产业。建设8个草莓千亩种植村和5个300亩以上草莓高效示范片,新增草莓种植面积8000亩,全乡大棚草莓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实现人均增收800元的目标。二是抓好马铃薯产业园建设。以邵集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继续抓好邵集马铃薯示范基地建设,同时新建双门村马铃薯示范基地,建设核心区面积500亩,辐射带动联合、毕城、叶集、邵桥、戴庙、花塘、罗北、双门、鲁周9个村马铃薯生产。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黄岗马铃薯产业园的提升。积极引进脱毒新品种“荷兰15”等进行大田种植,提高马铃薯的亩均效益。同时组织开展马铃薯生产培训,解决马铃薯的生产技术和储藏技术不足等问题。三是大力发展甜叶菊、大棚香甜瓜、露地蔬菜和早春西瓜生产,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初步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四是充分利用沿湖圩区水面资源优势,规划万亩龙虾养殖基地,积极向外推介,开展招商引资,以此带动周边群众发展龙虾养殖,解决圩区农民增收问题。
罗塘乡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要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调优产业结构,就一定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奠定基础。
新闻推荐
2011年是下塘镇实现“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双百亿”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是下塘镇科学发展史上极端重要的环节.为紧紧抓住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争科学发展之先,创社会和谐之优...
长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长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