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宪昌杨慧·
齐整的短发,匀称的身材,走起路来像风一样轻盈,笑出声来像银铃一样明快。9月18日上午,车行乡村公路半小时之久,把我们带进了瓦埠湖畔的罗塘乡尹集小学,见到了刚刚受完表彰的长丰县“十佳校长”樊福凤。
尹集小学校园不大,两排楼房,10多间校舍,再就是绿树、鲜花以及小巧玲珑的篮球场、单双杠、乒乓球台。尽管这里是长丰“西域”最偏僻的小学,然而校园里却收拾的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合肥市绿色小学”、“长丰县文明单位”、“长丰县平安校园”的奖牌见证了这里是孩子读书的最佳场所。
“农村小学校长不好当。没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和思想觉悟,是当不好这个校长的。”与我们同行的罗塘中心校长姜守伦如是说。
滔滔瓦埠湖诉说着尹集小学办学的艰辛。这里是长丰、淮南、寿县“鸡鸣听三地”的地方,学区辐射梅园、尹集、联合三个村。学校距县城近三十公里。以前车不通,水不通,打手机不是漫游到淮南就是漫游到寿县。年轻教师留不住,全校12名教职工人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2006年,35岁的樊福凤就是在学校最艰难的时候,走马上任的。
“别人当校长都高高兴兴,我当校长时,因为缺老师,开不了课,急的我偷偷哭了好几场。”说起上任之初的情形,樊福凤的眼睛湿润了,声音有些哽咽。”喝着瓦埠湖水长大的樊福凤,暗下决心要把家乡的学校管理好。没有老师,她找县教育局从县实验小学派了3名年轻骨干教师来支教。
“十几间小瓦房破烂不堪,教室和宿舍房顶漏雨,墙体裂缝,连大门都没有。我觉得校园就应该有校园的样子,否则就不能称为校园。”樊福凤当校长后,走的第一步棋便是实行封闭式管理,把校园修葺一新。她说:“破衣服也要洗干净了穿,这叫人穷志不短,手勤衣不褴。”
“当好校长,重在科学管理,樊校长始终把以身作则、关爱部下,当作开启管理之门的金钥匙。”姜守伦介绍说,2007年暑期,县里决定为尹集小学重新兴建综合教学楼,为了保质保量完工,她每日每夜守在工地上,一个假期下来,本来皮肤白晰的她,晒得黑黝黝的,去县里参加校长培训班,同行们都问她去哪旅游了,她风趣地说,“我去了非洲!”
“烦,烦!比我妈还烦!”年轻女教师俞金凤快人快语。
22岁的俞金凤家住铜陵市,2009年作为特岗教师来到尹集小学。在家里有些任性的她,见到这里条件这么差,又加上水土不服,语言不通,便把自己视同瓦埠湖上飘荡的一叶孤舟,不愿与人说话,经常发脾气。但樊校长就像母亲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照顾她。生病了,樊校长送她上医院,不会做饭,樊校长请她到家吃饭,平时没事的时候就主动跟她聊天。即便是星期天休息,俞金凤去合肥找大学同学玩,校长也是一会一个打电话,几点到的,跟哪些人在一起,几点回来。“你讲哪有校长像这样的?工作期间,她看护着我,工作以外,她还看护着我,你讲这样的校长可是比我妈还烦!不过这一‘烦\’,却‘烦\’会了我的生活,‘烦\’会了我的工作。”俞老师十分动情地说。
“是樊校长留住了我们的心。”5名年轻女教师说起她们的校长几乎众口一词。“我们来到这里,樊校长总是想方设法给我们提供生活上的方便,给我们买床,买生活用品,帮助我们把自来水装到宿舍。2008年,学校拆除旧房,樊校长把学校的教室腾出来给我们住,而她自己则自掏腰包租农民家的房子住。”
在留守儿童的眼睛里,樊校长就是他们最亲的妈妈。
三年级留守儿童樊娜娜说,“樊校长就像妈妈一样关心着我,我只要有什么困难,她都会帮助我。我生病了,樊校长就到我家里来给我补课。我家里困难,樊校长就给我买文具、衣服。”
农村的教师辛苦,校长更辛苦。除了日常行政事务,樊福凤每周还要带17节语文课。看着她终年劳累的身影,有个人默默地心疼着她,支持着她。他就是学校的保安、樊福凤的爱人马辉。
马辉从技工学校毕业后在上海打工,从事机械专业技术工作,收入较高。为了照顾家庭,2009年在全县招聘学校保安时,他“屈尊”来到学校当起了保安,一个月只有1000多块钱收入。
“刚来时,我还是有心理障碍的,一个大男人,在老婆手下干,有点磨不开面子。但是我想支持她,就是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样我就挺起了腰杆。”
这也许是樊福凤能在这里坚守下去的另一个有力的支撑吧。
采访结束了,放眼瓦埠湖静静地躺在绿树的怀抱中,就像镶嵌在天然翡翠上的蓝宝石。
新闻推荐
9月15日下午,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童友斌率领县药监局等部门一行来义井乡督查“两节”期间食品药品卫生安全问题。一行人先后视察了义井中学和敬老院的食堂,对义井乡“两节”期间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长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