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长丰新闻 > 正文

城镇化推动长丰县城华丽“蝶变”

来源:长丰报 2013-01-08 16:55   https://www.yybnet.net/

·孔宪昌·

有人把南北狭长的长丰县比喻为一根扁担,说他一头挑着南依合肥的北城,一头挑着北靠淮南的县城。“两座城市一肩挑,就要把两城打造好"。近三年来,长丰在县城建设中,依照“打造新城,改造老城,建设园区,城乡一体"思路,一方面卷起新城开发建设狂飚,一方面对老城区进行升级改造,促使一个充满活力、生态和谐的县级中等城市初显形象。

“老水湖"回家不敢认门

年过六旬的仇宝贵原是长丰县城水湖镇的经委干部,后来因想到县城发展太慢,靠自己拿那点“有上月、没下月"死工资,实在难以顾及全家人的生活,使辞去公职,南下闯荡。在上海创业获得成功后,他每年都要回家乡一次看望亲人。又是一年春草绿,2012年的春节,他再次回故乡探亲。可当夜幕降临,他驱车走下合淮阜高速公路,进入县城的连接线时,他却犹疑不绝了。他不敢想象,仅一年时间,原来的“两车道"突然变成了“八车道",他认为他摸错了门,走错了道。于是就抱着“探路"的心理,他将车开进了他曾经生活了40多年的县城。此时此刻,他更是感到不可思议了。因为那满城的霓虹灯,熙攘的逛街人与他脑子中刻下的“县城夜晚撂棍打不到人"的陈痕“错了号",便只得下车问路。当路人印证他走得没错时,这位“老水湖"不禁由衷赞叹:“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

其实,仇宝贵的赞吧只是千万个长丰籍在外地创业人员“如今回家认不上门"的一个缩影。

从2011年开始,长丰县委、县政府就把对县城的“更新"、“换代"定位在“行有好路、吃有好水、住有好房、病有好医、乐有好环境"上。针对“路不平,灯不明,自来水经常停,垃圾污水臭死人"的痼疾,两年来,该县投入10多亿元,高标准完成了合淮阜高速至县城连接线工程和杨公路、吴山南路、长寿路改造工程、大别山引水工程以及长淮南路搬迁改造工程,打造了入城高速绿化长廊,构建了高等级城市路网,全方位做强了立面整治、路街绿化、灯饰亮化。不仅如此,全力协调支持高铁合蚌客运专线建设,保障了水家湖高铁站投入运营,从而让长丰人进入高铁时代。县城还开建了两家城市综合体项目、三馆(图书馆,城建展览馆,规划展示馆)、两中心(政务中心,驾考中心)项目,开辟了县城新城建设新篇章。与此同时,县里加强与省级名医院开展战略合作,将县医院、县中医院交于安医大附院托管,让县城人享受到省城人的医疗待遇。

这一系列“更新"、“换代"的大动作,使长丰县城的商气、人气大增,积聚人口由过去的两三万人增加到现在的10万人以上。

加快园区建设,让进城人有班上有钱挣

“推进城镇化建设,应以园区为载体,以产业为纽带,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同步"。水湖镇党委书记徐仲明如是说。

长丰县城始建于1965年,40年来,这里的人气商气之所以处在全国县级城市的倒数位,个中原委之一就是这里缺少园区载体,工业兴城“兴"不起来,工业化镇“化"不起来。2012年,长丰县委、县政府将县城附近的长丰新兴工业园移交给水湖镇建设管理,该镇始终把打造一流园区作为重要抓手,着力完善配套设施,着力扩大承载能力,产生了“栽下梧桐金凤来"效应。去年该镇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22亿元,同比增长1.5倍,其中7家企业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工业投资总额达7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5亿元,同比增长73.7%。而工业企业的落户,解决了1000多进城农民工的上班问题。

与此同时,该镇扬起“中国草莓第一镇"品牌,引进两家公司投资近6亿元,在城区附近打造了草莓精品产业园。

“红花还需绿叶配,城镇化推进让我这位从事现代农业的开发人,有了用武之地,‘两化’援手,夺得了双赢。"说这话的是水湖镇艳九天农业科技公司老总沈海燕。这位38岁的女强人,原先在合肥市兴办了一家印务公司。后来,她看到水湖镇城镇化水平如“芝麻开花",居民餐桌的绿色食品日渐增多,便寻求苏州大学技术支撑,在水湖镇城郊租地120亩,启动了领先国内的草莓物联网工程,建成了智能环境采集系统、分析系统、控管系统以及草莓质量追溯系统,对草莓实行高有机含量的东北森林草炭立体无土栽培,实现了管控最优化、能耗最低化、效益最大化。吸引了城区100多农民前来务工。“尽管我公司草莓比有土栽培每公斤贵上二三十块钱,可仍然‘皇帝女儿’不愁嫁。"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建“城"不忘“乡",推进城乡一体化

岁末寒冬,江淮大地“北风吹树急,水声冰下咽"。然而,去年12月26日上午,当记者冒雪走进被誉为“中国草莓第一村"的长丰县水湖镇费岗村时,看到的却是“万点碎红我最艳,幽姿淑态吐天香"的诱人景象。

上午8时左右,村上男男女女迎着飞舞的雪花,骑上崭新的电瓶车,或到银海般的大棚里采摘草莓,或去两公里外的草莓市场上销售草莓。村里村外的水泥路上,莓农穿梭不断,如同城里的“上班族"一样,热闹非凡。

说起过去一年兴莓致富事儿,41岁的田多银笑不扰嘴告诉笔者:“县、镇、村三级想俺莓农所想,帮俺莓农所需,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俺家今年光草莓一项,收入就可达10万元之多,人均纯收入突破2.5万元。"

对 田多银所说的“解难题",正在村道上清除积雪的村党支部郭书记丁宪喜如数家珍,一一道来:费岗村草莓种植虽有20多年历史,但过去由于路不平,灯不明,水 不清以及环境差而影响了草莓的产业扩量。2012年,伴随着合淮阜高速至长丰县城连接线的开通,费岗村利用地缘优势,争取县、镇两级支持,依照“先示范, 后铺开"原则,在4个村民组实施“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工程,着力解决干系到老百姓吃住行的民生问题,以此推进草莓产业升级 扩容。他们先是为38户“连接线"工程拆迁户兴建了“别墅群",户均实用住房面积达154.1平方,投资300多万元,兴修了9条穿村连户水泥路,新辟了 400亩的草莓精品采摘园,实施了自来水通达工程,对村庄内的水渠、塘坝进行了全面清理整治,修建了1500多平方米的群众文化娱乐广场,安装太阳能路灯 38盏,实施村庄绿化达5000多平方米。依靠“民生"拉动扬起了“草莓第一村"大名,提升了草莓身价,增加了农民收入。

同时,实施“戴帽、换衣、穿靴"工程。“戴帽",即对建筑平屋面进行改建,解决屋顶防漏、隔热问题。“换衣"即对建筑的外立面进行修饰。“穿靴"则是解决地面水、屋檐水对农户住房外墙的侵蚀。

在 “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水湖镇镇长杨向阳介绍说,2012年,水湖镇根据群众意愿,在兴隆、俞岗村两个 行政村实施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项目,共10个自然村庄、722户。项目区总占地面积8400亩,新增耕地633亩,项目区实行精心选点,统一规划,统一风 络,向中心村集中。镇里加大对项目区的公共服务建设力度,既保持了农村风貌,又解决了农村脏乱差问题。与此同时,围绕城市餐桌需要做做文章,推行一村一 品,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00多元,同比增长18.5%。

新闻推荐

411户拆迁户拿到了新房

1月2日上午,“锦湖家园”站前广场及旧城改造安置房分配仪式在长丰宾馆多功能厅举行。此次分配仪式,采取现场抽签的方式,抽取锦湖家园安置小区楼号,411户拆迁户顺利拿到了梦寐以求的新房。为切实做好...

长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城镇化推动长丰县城华丽“蝶变”)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