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我已在村官这个岗位上工作一年多了,静坐反思,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时时在脑海涌现,酸甜苦辣,五味杂陈。一年来农村工作的历练促使我从一名刚踏出校门的青涩学子迅速向一位地地道道的村干部发生转变,我开始由对农村生活的排斥转而爱上这片美丽的土地及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的群众,而一年来我工作的最大体会就是群众是村官的最好老师。
拜群众为师,是村官融入群众有效途径。来到农村,与群众打交道、为群众服务是村官工作的主旋律,而融入群众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试想一下,如果村官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甚至远离群众,如何能设身处地的为群众着想,又如何能访民情、解民忧?所以,对于一名村官而言,工作的第一步就是与群众做朋友,真正做到融入群众。怎样才能融入群众呢?我的体会就是要拜群众为师,甘做农村工作的小学生。我的家乡在农村,但很小就随父母迁居县城,真正在农村生活的时间很短,实际上对农村生活感受并不深。大学毕业后通过选聘生考试由市委组织部分配到罗塘乡徐庙村工作,这对于我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初到村里,就遇到了语言障碍,有时一些岁数大的群众来村里办事,操着一口“正宗”的当地方言,我就只能急得干瞪眼。为了更顺畅的与群众交流,我下决心学习当地方言。遇到听不懂的话,就记下来后向村组干部或者其他群众请教。渐渐地我熟悉了这里的方言土语,有时还用方言跟当地群众交流,这使大家更快的接受了我这个“大学生村民”。
拜群众为师,要求我们在内心里真正接受群众、尊重群众,放低姿态,真心去向他们请教,真心去学习农村工作这部大书。当群众感受到我们的谦虚态度时,他们大多会打开话匣子,敞开心扉,乐意给我们上一课,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们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也就悄然缩小了,我们也就更容易融入群众。
拜群众为师,是村官增长智慧的不竭源泉。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积累了很多真知灼见,他们对于农村的自然与人文生态往往有着深刻体会与独到见解,这些都是我们在书本上学习不到的。拜群众为师,就是要学习他们由生产生活实践得来的经验,这是我们增长智慧的不竭源泉。农村工作的经历是每一位村官宝贵的人生财富,无论我们以后走上什么工作岗位,这些经验都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拜群众为师,是村官干事创业的坚强后盾。当村官是有志向、有抱负的大学生追求理想的一种人生选择,大多数村官是怀揣着干事创业的激情来到农村的。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只要坚持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村官完全可以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达成这个宏伟目标,村官就需要立足农村实际,深刻了解农村现状,并获得广大群众的拥护支持。拜群众为师,就是为村官干事创业筑起一道坚强后盾。当村官找不到创业的灵感时,就需要深入群众、向群众请教;当村官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需要问计、求助于群众。所以说,村官干事创业要时刻不忘群众这位良师,同时也要在干事创业过程中服务群众、惠及群众。
基层锻造人才,一年多的村官工作使我学会了许多在大学里所学不到的东西,群众的智慧与经验教会了我劳动的技巧,群众的朴实与善良更是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这些都让我受益终生。最后,我要再一次发自内心的说一句:“感谢你们我的农民乡亲,你们是我最好的老师!”
(罗塘乡徐庙村大学生村官、书记助理 曹楠楠)
新闻推荐
1月23日,团县委书记葛柏、副书记刘军等一行赴杜集乡中心校慰问留守儿童,并向20名留守儿童捐赠1万元.。团县委领导在杜集中心校就校团队建设召开座谈会。会上,与会人员汇报了本校情况,并就做好少先队...
长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