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七,薄雾笼天,薄云微雨,遮挡住了太阳,却阻挡不了美好乡村里的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步伐。
春风化雨,拂去冬寒,世间万物不动声色的忙着酝酿新一轮的复苏,水湖镇费岗村的草莓大棚里,一条条全身挂满青、红翡翠的长龙,着实让莓农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村民田书平,一个老实巴交的勤劳农民。今年栽植了500米长棚的草莓,每天都早早起床到大棚中忙活着。“一天400多斤的草莓是少不了的,一年下来少说能赚个四五万。”田书平乐滋滋的告诉记者。其实,在费岗村像田书平这样一年收入四五万的家庭比比皆是。
采摘完毕的草莓,莓农们都运回家里进行分类,去年新修建的回村水泥路让莓农方便很多,再也不用“雨天走稀泥,晴天穿尘土”了。说到这路,还是得归功于费岗村去年实施的美好乡村建设,记者从村民口中得知,费岗村自去年启动实施美好乡村建设,重点塑造风貌特色,以草莓产业发展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草莓种植园区,努力将费岗村建设成集休闲、旅游、采摘为一体的生态休闲观光园区,而修的这条便民路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去年,伴随着合淮阜高速至长丰县城连接线的开通,费岗村利用地缘优势,争取县、镇两级支持,在4个村民组实施“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工程,着力解决关系到老百姓吃住行的民生问题,以此推进草莓产业升级扩容,新辟了400亩草莓精品采摘园;修建1500多平方米的群众文化娱乐广场,安装太阳能路灯38盏,实施村庄绿化5000多平方米。
走进村里,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绿化成行,村头巷陌路面硬化,墙面更是统一的雪白,走在村中仿佛置身马头墙角一般,亲切而自然。当下正是草莓收获时节,家家户户都在为草莓忙碌着。村民张秀兰在给草莓分类,田书作正开着车子往家中运草莓,村民们见面都会来上一句:“今天摘不少吧!”一篮篮、一筐筐,满载着鲜红的草莓,也承载着莓农们幸福和喜悦。
村头路口安装上崭新的天阳能路灯,“晚上想草莓市场运送草莓,再也不会黑灯瞎火看不见路了。”张秀兰对记者说。说到路灯,田书平还跟记者说起了他的一段经历,几年前他去赶集,回家时已经很晚了,路过吴岗村头时,那里的村民在路灯下打豆子(将带壳的大豆晒干,用硬物捶打使其蜕去外壳),当时可把田书平羡慕坏了,心里默想:“啥时我们那地方也能在路灯下打豆子,就好喽!”着实让没田书平没想到的是,那时的愿望,如今就变成了现实。田书平告诉记者:“晚上有路灯真好,出门可方便啦。”
在村头的文化广场上,记者看到健身器材都有明显的使用痕迹,于是就询问了串门子的田广林老大爷:“你平时会在那锻炼身体吗?”田大爷说:“几乎每天都会去活动活动。可这几天老是下雨,我心犹余而‘天不足\’啊。”他告诉记者,平时这里的老头、老奶奶都会在那里转转、玩玩,聊聊天,活动活动筋骨。看来这文化广场平时也是很热闹的啊。
田广林老大爷还告诉记者:“俺以前是在镇上做生意的,村子启动美好乡村建设后,环境变好了,就和老伴商量,一块从城里搬回老家养老。”
其实,费岗村只是我县美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经过近年来工作的开展,我县已经建设了一大批像费岗村这样的美好乡村。县美好办负责人傅承侠对记者说,截至目前,全县第一批33个中心村全面开工建设,147个自然村开展了“三清三治三改”环境整治工作。今年,县委、县政府还以33个中心村规划建设为重点,以合淮路、合淮阜高速公路、合水路、长白路沿线及周边村庄环境整治为主线,以发展特色农业示范园、“一村一品”、生态旅游等产业富民为目的,立足县新农村建设、特色产业及文化基础,坚持“穿衣戴帽换靴”,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千篇一律,从点到线成片立面,分步、有序、立体式推进,初步形成“三带三片”美好乡村建设格局,努力在2013年建成县级精品村15个以上,市级美好乡村10个以上,省级美好乡村5个以上。·孔根龙·
新闻推荐
3月1日上午,吴山镇计生办召开了三月份计划生育工作例会,镇人大主席李仁元、副镇长周宏伟及镇计生办、服务所全体同志、各村居计生主任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镇长周宏伟主持,会上,镇计生办传达了2月27日...
长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