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下午,记者走进下塘镇赵本文龙虾养殖地,今年50多岁的老赵正在收集龙虾笼子,红彤彤、亮锃锃的小龙虾,活蹦乱跳,钻满虾笼。“你看,这只红色龙虾,大概5钱重,送到龙虾店里,价格在40元/公斤左右。”赵本文从盆里抓起一只刚起笼的红色大龙虾对记者说,今年龙虾收购价每公斤涨了四五块钱,目前,单重在7钱左右的收购价在60元/公斤左右。
捕捞来的野生龙虾,市场卖价每公斤不过十几元,而人工养殖的龙虾为何价格更贵?作为下塘养虾第一人的赵本文解释说,野生的龙虾,不仅个头小,而且壳厚肉少,没什么吃头,卖相也差。人工养殖的龙虾,壳薄肉多,饱满肥美,更受市民欢迎。“价格贵的原因主要是养殖成本高。”赵本文介绍。他的龙虾都是生态养殖,无污染无激素,当只有米粒大小的时候就让龙虾苗全部喝豆浆。
怎样给龙虾喝豆浆呢?赵本文说,其实就用黄豆磨成面,加水泡制出豆浆,一日两遍撒入水中,待20日龄过后的小龙虾就可以采食豆饼、人工配料和饲草了。
如今,在老赵的带领下,下塘镇已有20多个专业养殖户,都采取这种方法,不但龙虾长得快,而且个头匀称、色泽纯正。
虾仔喝豆浆是老赵的“发明”,而作为下塘当地“养虾达人”,在十几年的摸索中,他还自创了养虾“四季歌”:冬种水草春养虾,一塘水草满塘虾;三春种草多品种,仲夏投苗秋捕虾。“经验之歌”也让当地养殖户受益匪浅。
随着传统养殖模式带来的“瓶颈”,老赵又引进“新武器”。在县农业部门帮助下,他引进了物联网技术。通过仪器可以随时测出水位深度、水体温度、光照强度、水体PH值、溶解氧浓度。“有了第一手资料,大大提升了虾苗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指着池塘边安装的仪器老赵说,现在仪器终端与家里的电脑、手机联通,“即使外出,也能随时随地接收到仪器发出的信息。”“若数据低于或超过极限指示,仪器就会报警提示,可以让我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赵本文告诉记者,随着6月中旬,水稻栽插结束,稻田养虾展开,今年散户养殖将达到近3000户。邵军山是下塘镇种粮大户,去年初尝稻田养虾,收益颇丰。“今年将再扩大面积养虾,实现种稻养虾两不误,”邵军山信心十足地表示,“争取亩均效益增长700-800元左右。”
随着下塘龙虾声名远播,全国各地客商闻名而来,供不应求。小龙虾纷纷“走”向上海、浙江、北京、浙江等地市民餐桌。据长丰县畜牧水产局有关人员介绍,去年全镇外销龙虾达700万公斤,由于今年春水早,水生植物丰富,龙虾出洞繁育早而多,预计今年可达1000万公斤。
如今,我县以下塘龙虾养殖基地为依托,养殖户参与成立的下塘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安徽省内规模最大的池塘和稻田养虾的专业化种苗繁殖基地。“下塘龙虾”也一跃成为“安徽省著名商标”。(杜刚邹伟)
新闻推荐
连日来,安徽省长丰县2013年度低保动态管理工作在各乡镇展开。由乡镇干部、党员、群众代表等组成评议小组,村民代表、社区民警等组成旁听团,对低保申请户进行无记名投票评议表决,谁能享受低保,群众说了...
长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