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大学生就业季,不少大学生在为找工作忙碌。而在岗集镇青峰岭村,“90后”大学生王胜却不顾父母反对,回乡创业,从黄土坡“刨”出金票子,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实现可观收入。
毕业回乡当“土地爷”
“这个黄瓜秧,叉头多,如果不把多余的去掉,营养就被叉头吸收,瓜就结不住、结不大。”初见王胜,他正在黄瓜大棚里疏秧,不时向记者介绍他的“种植经”,活像一个种田“老把式”。
戴副眼镜,满脸清秀,不像农民,更像学生。可是王胜做起农活却有模有样,讲起技术更头头是道。“大棚蔬菜,包括育种,到育苗之类的基本上我都掌握。”王胜自豪地说。
2010年夏天,王胜毕业于铜陵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他没有在城市找工作,而是回到家乡做自己喜欢的事——摆弄庄稼,当一个新时代的“土地爷”。
辛辛苦苦培养的大学生,回来从黄土里“刨食”,父母肯定接受不了。“就是想不通,一个大学生,却回来和我一起种田,有什么意思呢!”回忆当初,王胜父亲甚是无奈。
淘金现代休闲农业
虽然父母一百个反对,但王胜下定决心尝试发展现代农业。2010年,王胜承包了村里40亩当家塘养鱼。可真要做起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由于不懂技术,首批鱼苗突发疾病“全军覆灭”。“当时真是心灰意冷,数万元打了水漂。”王胜说,好在后来请来养殖专家,渡过难关。
经过悉心照料,2011年,鱼塘实现4万元纯收益。他依托鱼塘,做起了休闲农业。当年秋天,王胜建起了10个钢架大棚开始种植反季节蔬菜,当年就实现经济收入五万多元。“现在原生态、无公害蔬菜非常走俏,城里人特喜欢,每到休息日,一家人过来,男士可以去钓鱼,女士可以摘菜,顺带给小孩普及农业知识,全家人各有乐趣,这就是现代多元化休闲农业。”比起传统农民,王胜更洞悉市场。
现在,为了让更多乡邻也能从土地里刨出更多“金子”,王胜发起成立长丰县青峰岭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建设大棚100余亩,全部包租给社员种植草莓和蔬菜。截止2012年底,辐射带动当地30多户农户种草莓种菜,社员户均增收近2万元。
(杜刚祖春玲)
(原载2013年7月16日《安徽商报》)
新闻推荐
国家开放大学(安徽)合肥广播电视大学长丰工作站2013年秋季招生简章
合肥广播电视大学长丰工作站自2005年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服务学生的办学方针,学校始终以满足社会需要作为办学的出发点,为社会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很多学生已成为...
长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长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