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当很多市民躺在凉快的席子上休息时,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席子在生产过程中是农民顶着烈日收割蔺草,再将蔺草晒干制作而成的。日前,记者来到双墩镇大官塘村,目睹了当地农户从收割蔺草再将蔺草晒干的整个过程。
大官塘村位于双墩镇西北部,蔺草是这里重要的经济作物,今年这个村共计种植了700多亩蔺草,眼下这里正呈现出蔺草丰收的景象。李金梅和她的工友们受种植户周金甫雇用,从早晨五点多钟就开始割蔺草了。
“头上顶着的这条毛巾能起到挡太阳作用吗?”记者问道。
“毛巾是潮的,那肯定好一点。”李金梅一边擦着汗,一边跟记者说。
到了上午九点钟,李金梅和同事们来不及将剩余的蔺草割完,便将捆好的蔺草装车拉回,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加工。
李金梅告诉记者,收割完的蔺草要打小捆子,以方便染色,不然浸上水太重捞不起来,没办法染色。
打完捆之后,李金梅将这些小捆蔺草交给了负责染色的周邦春,此时他只穿了一件短裤站在染色池中,草绿色的染料已经淹到了他的腰部,长时间的户外劳动,将他的皮肤晒得黝黑。72岁周金甫告诉记者,在池子里负责染色的是他的大儿子,小捆的蔺草放进染色池中经过浸泡以后,还要将其从池中捞上来,浸泡后的蔺草要比原先重了两倍左右,由于这个环节最累最脏,很多工人不愿干,这活儿只好交给了大儿子周邦春。
“这个池子深1米,每天最少要站在池里4个小时。”周邦春一边拿捆蔺草染色一边向记者说,越热越要干,“一个日头”晒干,草色好。
像周金甫这样的种植户,在大官塘村共有70多户,大伙儿都在与太阳“赛跑”,早一点将染色的蔺草拉到场地上晒,就会晒出好品色。冯亮平时在外打工,考虑到父母的辛苦,每到蔺草收割的季节他都会请假回来帮忙。
中午12点,室外温度达到38度,而就是在这灼人的“火焰”下,农户开始了翻晒蔺草。
“中午时候太阳最热,多翻几遍干的快一些,下午四点钟时候就可以收了,否则卖不上价。”胡萍一边翻晒一边说。
胡萍告诉记者,她家有三四个场地晒有蔺草。由于人手不够,她们家没有将蔺草拉到镇上去晾晒,而是选择在附近的打谷场上完成这道程序,9岁的女儿也在一旁帮忙。
吃完中午饭后,记者来到了周金甫的家中,此时工人们正在休息。一旁的周金甫喝着茶,听着知了的鸣叫声,心事显得有些烦。原来老周非常担心蔺草的市场问题。他种植蔺草已有20多年历史了,最高时每市斤能卖到5块多钱,然而现如今蔺草的价格每年却都在不停下跌。
“前几天打电话联系商贩,他们讲今年价格不理想,去年是3块5一斤,今年比去年还低1块钱.。”周金甫叹了口气说,“价格不理想,明年种的更少了。”
下午2点半,周金甫雇来的工人们便都从午睡中醒来,开始了新的晾晒工作。十五分钟后,工人们装满了两车的蔺草,向镇上赶去。很快,手扶拖拉机开进了一个临时晾晒场地,这里是位于双墩镇附近的一条断头路,平日里没有车辆过往,此时成了最佳的“晒草宝地”。
下午3点多钟,地表温度达到45度,工人们已经第三次晾晒蔺草了。为了减轻妇女的负担,在下草时男人首先将车上的蔺草搬下来,每隔一段距离扔下一捆,再由妇女们摊开、晾晒,他们必须赶在太阳下山前将这两车蔺草晒干,不然隔夜蔺草就会腐烂。干完这些活后工人们才停下来喝口水。
“下午最少要喝三四瓶水,没办法,温度太高了,不喝水受不了。”周邦春说。
稍作休息后,工人们将早上晾晒的蔺草打捆装车。“这是最后一道程序了。”周邦春说,晒草还简单一点,收草要麻烦一点,要一把一把收起来,先捆小把,然后把小捆捆成大把。
谁知席中草,根根皆辛苦。我们祈盼今年的蔺草能够买上个好价钱。 ·康传兵·
新闻推荐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8月份“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已经公布,罗塘乡双门村农民张立海入围,成为“见义勇为”好人候选人。2012年12月28日晚,张立海在回家途中,走到水湖公园,看到有人跳进深水里,他先后两次跳进冰冷...
长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