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B04)
F06陈伶旺,
男,1985年12月生,铜陵市消防支队车站中队综合班班长、装备技师。
入伍9年来,陈伶旺利用精湛的装备维修技术,修复消防和家电器材900余件,通过对淘汰器材构件的转化利用,先后研发“加农水枪”、磨光机等10多件新型消防实用器材,成功仿制加强版射水标靶,直接为部队节约开支40多万元。
陈伶旺是铜陵市消防支队首批装备技师,面对支队的400余种设备器材,做为“总管”的他谈起来如数家珍,每件设备的状况、位置、特点都是熟记于心。即便如此,陈伶旺仍然坚持每天在库房、停车场徒步巡逻检查,及时修复损坏器材,确保“伙计们”都能健康上岗。陈伶旺还是新型实用器材“设计师”,他对淘汰器材构件进行重新组合,实现变废为宝,先后研发扑救草垛火灾的长杆多漏点“加农水枪”、适用城市内涝排水的改进手台泵等10多件新型器材,在全市及周边地区普遍推广应用。他还成功仿制射水标靶并进行改装升级,仅此一项就节省设备投入3万余元。入伍9年来,陈伶旺共维修消防及家电器材900余件,直接为支队节约经费40余万元。虽然装备技师在别人看来又脏又累,但当一个个设备在他手里“起死回生”,一件件小发明在他手里“跃然问世”,陈伶旺总是为自己的坚守感到骄傲。
陈伶旺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获评省消防总队“优秀装备技师”、铜陵“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
F07周自鸿,
男,1929年生,生前系全椒县人武部离休干部。
作为新四军老战士,周自鸿心系革命老区发展,靠着自已勤俭节约,他先后资助42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去世前,还留下“不出讣告、不设灵堂、不搞遗体告别、不要墓地”4条遗嘱。
周自鸿是一名新四军老战士,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等200多场战役,全椒革命老区周岗乡就是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1997年9月,周自鸿听说老区有个9岁女孩因家庭困难辍学后,不顾心脏还安着起搏器,马不停蹄地坐了2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赶到她家,并将身上所有的钱都捐给女孩,还承诺资助她完成学业。从此,周自鸿走上捐资助学之路。他生活俭朴,身上穿的还是部队发的旧衣服,节省下来的钱则全部用来资助贫困学子。每到寒暑假,周自鸿都要买些钢笔、书包、文具盒等学习用具,去看望受他资助的孩子,鼓励他们好好学习。17年间,周自鸿累计捐款30多万元,先后帮助42名贫困山区孩子完成学业。虽然是一名离休干部,周自鸿从未住过疗养院,重病期间都不愿接受特护待遇。 2014年7月,周自鸿留下“不出讣告、不设灵堂、不搞遗体告别、不要墓地”4条遗嘱后,带着对党和人民的赤诚丹心溘然长逝。
周自鸿获评“安徽好人”“感动江淮志愿服务典型”。
F08周春祚,
男,1969年8月生,芜湖县红杨镇周桥村村民。
周春祚年轻时因一场意外不幸失去左腿,他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而是身残志坚地走上山鸡养殖的创业路。事业有成后,周春祚依然坚守勤劳俭朴的好作风,带动周边村民一道勤劳致富。尽可能地省下每一分钱继续创业。1998年,周春祚在一次装卸作业中不幸夹伤左腿,不得不进行截肢。后来,身有残疾的周春祚没有自暴自弃,而是购买一部三轮车跑起运输,艰难维持着生计。一次,周春祚在电视中注意到一条关于养殖“七彩山鸡”的报道,经过反复考虑,他决心走养殖创业之路。为学到过硬的养殖技术,他专门到一家养殖场边打工边学技术,终于掌握了一整套养殖技术。周春祚带回200只山鸡苗,试着养了起来。在非典、禽流感等疫情多次重创下,他没有后退一步。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年间,周春祚的七彩山鸡养殖已从简易鸡舍发展到占地3600㎡正规鸡舍,从传统孵化发展到自动孵化,年出栏5万只商品鸡、15万只山鸡苗。 2010年,周春祚又将七彩山鸡养殖经验嫁接过来,成功发展土鸡规模化养殖。为了进一步打开销路,周春祚前往浙江临安上门推销并成功打开市场,如今年销量已达10万只以上。在周春祚的带动下,周边10多户村民也在从事养殖,有健全人,有残疾人,模大的达到万只,规模小的也有几千只。周春祚为他们提供从供应鸡苗到防疫再到销售的一条龙的服务。周春祚则说,他目前还没考虑是不是再扩大规模,只是更愿意将精力放在带动其他人致富上,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周春祚获评“芜湖好人”、芜湖县第三届道德模范。
F09葛浩新,
男,1965年3月生,阜阳市颍州区浩新植保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1998年开始,葛浩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后创办颍州区浩新植保农民专业合作社,截至2014年,合作社已流转承包土地13860.6亩,年产粮食15000吨,勤劳拼搏致富后,葛浩新不忘扶危济困,带动广大乡亲共同致富。
葛浩新10多年前就开始承包村里的抛荒地。国家出台鼓励土地有序流转政策后,葛浩新开始迈开大步进行规模种植。从800亩、2000亩到1万亩,葛浩新成为全国知名的种粮大户。 流转的土地多是中低产田,别人种不好的地,葛浩新靠科技、靠勤劳都能变成高产地。目前,葛浩新流转地从播种到收获,从施肥到防治病虫草害,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90%以上。自己富了不忘乡亲。葛浩新成立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惠民植保专业服务合作社,吸纳社员600余户,积极为社员代种、代管、代收,实现合作社社员粮食生产全程托管,实现与社员共同致富。葛浩新不仅是致富能手,也是乡亲们公认的“好人”,他先后无偿帮助当地修建了涵桥、硬基路和农村公路等,每年都要去慰问当地的孤寡老人,节假日去看望驻地部队官兵和周边困难群众。
葛浩新当选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代表、省第九届党代表,获评全国种粮大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F10蒋秀芝,
女,1972年5月生,长丰县兴农草莓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蒋秀芝依靠自己的勤劳节俭,从一名普普通通农家女,成为远近闻名的草莓生产能手、农村致富带头人,被誉为“草莓皇后”,实现了自己人生的华丽转身,。
20多年前,高考落榜的蒋秀芝,偶然发现种植草莓经济效益很好,顿时有了个大胆的想法:要在长丰种植草莓。就这样,对草莓一无所知的她,开始学习各种科技书籍,参加各类科技培训,积极借鉴外地草莓成功的种植经验,尝试无公害草莓栽培新技术,大胆引进“丰香”、“新屯一号”等新品种,开辟“蝶恋花”草莓采摘观光园,成立草莓专业合作社。她种植的草莓远销北京、天津、青岛、浙江等地,并出口日本和韩国,她也被人们亲切的称为“草莓皇后”。草莓事业越做越大,但蒋秀芝没有停止脚步,她把草莓种植知识无偿传授给农户,带领乡亲们开办“蝶恋花”草莓采摘观光园,投资建设草莓试验基地,大胆尝试使用蜜蜂辅助传粉新技术,为周边草莓种植户年增收1000多万元。
蒋秀芝获评全国、全省“双学双比”女能手、合肥市劳动模范。
新闻推荐
在一座异域风情浓郁的现代社区里有这么一所书香四溢且朝气蓬勃的学校,她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更是孩子们的快乐王国。在这里,孩子们尽情挥洒着热情;在这里,孩子们快乐的学习着知识。置身其中,你总会被...
长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长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