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长丰新闻 > 正文

大转型大跨越

来源:长丰报 2016-10-25 15:00   https://www.yybnet.net/

·杨维礼·

总量扩张、速度加快,如同动车驰上了高速铁轨……这就是长丰县围绕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战略,撬动工业不断发展彰显出的魅力所在。

在人们的印象中,长丰县工业发展如在眼前。是的,起步迟,但是发展快,这是人们的共识。

1965年建县时,长丰县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全县工业总产值只有228万元,工业企业仅有33户,其中集体工业企业30户,国有企业3户,工业占全县经济总量比重仅为1.8%。随后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以国有、集体企业为主,乡镇企业为补充的发展格局,县彩印公司、水泥厂、酒厂、棉纺厂、化肥厂等一些国有(集体)企业构成全县工业经济的主体,每年产值仅3-5亿元,2003年国有企业开始破产改制,工业发展十分缓慢。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长丰县乡镇集体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深化,在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任职目标责任制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同时,企业内部打破长期形成的“大锅饭"、“铁饭碗",全县涌现出一批成长型的国有工业企业和集体企业。

发展工业“水到渠成"。1993年,长丰县设立了双凤工业区,现已经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全县工业的重要增长级。1996年至2000年,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不断深化,乡镇工业集聚区开始启动,招商引资力度加大……

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启于2001年。当年,全县开展“加快发展、富民强县——路在何方"的大讨论,确立了“快工强县、优农富民、融入合淮、与市俱进"的发展思路,县委七届七次全委会和县人大八届四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工业立县"的发展战略。随着“工业立县、县域突破,发展为上、投资为本,速度为先、环境为要"理念的成型,与江汽集团合作,设立合肥岗集江淮汽车配件工业园,出台《工业年活动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工业奋进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新修订的〈长丰县优先发展工业经济考核办法〉的通知》等文件,完善目标考核机制,工业经济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从农业主导县到工业主导县发展过程,印证了长丰县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变强,不断发展的历史路径。

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在工业发展中,长丰县在“危局"中突围,实现了发展的提速。

“十一五"期间,长丰县克服全球金融危机、宏观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等不利因素,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奋力抓好招商引资,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竭力做好支持服务,全力发展工业经济。期间,全县开展了“加快工业发展年"、“工业突破年"、“工业奋进年"、“工业321工程"以及“进百企、解难题"等活动。全县工业经济取得了突破发展,超额完成了“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工业经济总量连跨三个台阶,即全县工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36.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23 亿元,翻了三番以上,连跨100亿元、200亿元、300亿元三大台阶。二是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占居半壁江山,即全县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 10.3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9.36亿元,增长近8倍, 超“十一五"规划目标22%,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为59.4%。三是工业投资突破百亿元大关,即2010年全县工业投资实现102.3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是2005年投资7.9亿元的12.9倍。四是骨干企业增多变强,即2005年规模以上企业71户,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7户,最大企业产值仅3.7亿元,而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已达279户,产值超亿元企业48户,超35亿元企业1户,超10亿元企业1户,超5亿元企业3户。五是亿元以上工业大项目逐年增多。“十五"期间全县工业项目平均投资310万元以上,亿元以上大项目微乎其微。“十一五"期间,全县共引进超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799个,平均投资3900万元。 其中超亿元项目150个,超5亿元项目18个。六是工业园区成为工业发展脊梁。举全县之力打造工业园区,构筑招商平台,促进产业集聚,全县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50亿元以上,建成了省级双凤开发区和岗集汽配园等7个乡镇工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已成为全县工业发展主战场。七是企业创新取得新成绩。 “十一五"期间,全县获得高新技术企业27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49个,国家重点新产品1个,省级重点新产品3个;省级技术中心3家,市级技术中心13家; 116家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其中21家通过“三合一"认证;有9家企业获得省、市质量奖;获得省著名商标10件,市知名商标24件;获得中国名牌产品2家,省名牌产品11家,市名牌产品17家。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八是工业税收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县工业共纳税20.3亿元,年均递增56 %,其中2010年纳税 6.2 亿元,较2005年增长7倍。

盘点“十一五",长丰县工业成绩斐然,在全省排名由2005年的30位之后上升为2010年全省前十位。

只有保持“追赶者"的心态,拿出更大的劲头,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让长丰工业发展得更好更快。

面对“十二五"发展蓝图,2011年,长丰县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以“跨越赶超,富民强县"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工业强县、产业富民、融入合淮、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实施项目拉动、双城带动、民生优先、城乡统筹四大战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发展,努力把长丰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态优美、人民幸福的全国百强县,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此,长丰县的工业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加速推进百亿工业向千亿工业跨越,即:坚持优先发展工业,大力实施“双千亿"工程,力争到201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工业投资五年累计突破1200亿元。

如何发展?一是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两大工业板块。东西向,沿北三环高速,重点发展双凤、双墩现代建材、食品加工产业,岗集汽车配件产业,吴山电力电器产业;加强与新站区合作,加快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发展。南北向,沿合淮工业走廊,重点发展下塘新型重工业、水湖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推动转型升级。加快实现产业结构从一般加工业向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企业经营方式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产业组织形态从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的转变。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按照“引进、生成、壮大"的思路和模式,重点培育和发展切合县域实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建设研发中心,打造自主创新的平台。支持企业技改扩建、上市融资,推动中小企业上规模,大企业上台阶。三是加快园区发展。按照“承载力更大、集约度更高、竞争力更强"的要求,一手抓老区提升,一手抓新区拓展,强力推进双凤开发区“二次创业",举全县之力,打造“千亿双凤"。围绕整车项目和关键零部件,延伸产业链条,建设岗集全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积极推进水湖、罗塘工业园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吴山、下塘、杨庙等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主导产业,注重自身特色,打造精品园区。四是加强项目工作。坚持招商引资第一要事不动摇,突出质量、效益、安全和环保,持续扩大有效投入。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双向约束"机制。坚持节约集约用地,鼓励优质中小项目进入标准化厂房,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牢固树立“服务就是招商"的理念,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

产业集群是未来一段时间的方向和趋势……近年来,长丰县围绕县域优势主导产业,突出把加快产业集群发展作为推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逐步完善管理、融资、物流等服务功能,增强专业镇投资吸引力,提升专业镇承载能力,大力引导企业向专业镇聚集,形成集聚效应。通过一系列培育扶持措施,长丰县产业集群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产业集聚能力日益增强,岗集、吴山两镇已成为汽车零部件和电线电缆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发展势头强劲。

发展,时不我待。在崛起的征途上,只有发力,才能加速,实现超越。

稳中见进、亮点纷呈,这是2014年长丰县工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当年,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全年规上企业新增25户、达357户;产值超亿元企业新增26户、达190户,完成产值占规上产值的70%以上,大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7户、达59户,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150亿元、同比增长32%。投资3.8亿元的三里河水面光伏电站开工建设,150户光伏扶贫项目并网发电,光伏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恒大江海获准设立全县首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科电力、巴莉甜甜等5家企业通过省市技术中心认定。华恒生物、华升泵阀在新三板成功挂牌。园区载体进一步做强。下塘工业园、岗集汽配园拓展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庄墓新型建筑节能产业园入选省建设行业绿色示范园区。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年度控制任务圆满完成。

在工业发展中,项目工作成效明显。组织开展产业招商、定向招商、顾问招商,全年招商引资到位省外资金226亿元,增长7.2%;新引进超亿元项目41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1个、超10亿元项目3个,总投资55亿元的华南轮胎项目、8亿元的伊利乳业二期项目成功落户,重大工业项目引进实现新突破。强化“五个一批"项目建设,全县47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5亿元,59个省“861"项目、79个市“1346"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出台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治工作管理办法,扎实推进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全年报验新增耕地6320亩,报批国有建设用地5231亩,既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又保障了重大项目依法合规用地。

发展成果增长“精气神"。据县经委统计: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由2005年的24.3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702亿元,9年增长了近29倍,年均增长4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由2005年的71户增加到2014年的357户,增长5倍,年均净增31户,工业投资由2005年的7.9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20.5亿元,增长27倍多,年均增长44.8%;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2.2:35.1:32.7调整为2014年的17.3:61.6:21.1,二产所占比重较“十五"末增加了26.5个百分点,较“十一五"末增加了6.8个百分点。2014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总量达54.9%,较“十五"末增长28.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59.3%,较“十一五"末增长5.8个百分点,较“十五"末增长了22.6个百分点。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成为进军全国百强县的主力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长丰县进军全国百强县的关键阶段,长丰80万人民都是追梦者,共同发出“呐喊":齐心共圆“百强梦"……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是长丰县近年来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县委书记许华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持续推进工业发展上,长丰县将立足双凤开发区,调整完善园区管理机制,加快扩区升级,向着国家级开发园区方向迈进;拓展提升水湖工业园区,完善岗集、吴山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提升承载力;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做大现代建材、汽车零部件等传统支柱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光伏应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院地合作,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新闻推荐

左店乡成功举办庆“五四”演讲比赛

为 了纪念“五四"青年节,教育引导青年人激发干事热情,扎根基层、奉献青春,实现长丰县“进军全国百强县"目标,4月28日上午,左店乡团委、妇联、工会联 合组织的“辉煌五十载...

长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长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大转型大跨越)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