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一年没回来,竟然都不认识家了,公路比以前宽了、环境比以前干净多了,村子真的越来越漂亮了……”外地打工回来的杜大叔看到家乡的变化不禁竖起了大拇指!近年来,杜集镇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保护生态、绿色家园、文明共创等观念深入人心,成效显而易见。陈年垃圾不见了,牛皮癣消失了,墙体上的小广告被文明标语取代,白墙黛瓦、绿水环绕,村庄真正实现美丽蝶变。现如今,鸟语花香,生态小镇是杜集镇展示给世人的一张独特“生态名片”。
示范先行 榜样带动促新风
环境不美,奋斗不止。长丰县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来,杜集镇结合实际,迅速开展“治脏治乱治荒草、拆旧拆破拆违建、改水改厕改习惯”行动。杜集镇“由点、到面、及片”统筹推进全镇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逐步扭转“脏、乱、差”面貌,全镇实现了“华丽蝶变”。
杜集镇定期开展“最美家庭”、“最美村庄”、“十星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同时,党委政府拿出专项资金,对评选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全镇新风尚,形成群众间相互评比、相互监督、常态化整治的良好氛围;常态化组织村居书记赴外地观摩学习先进经验;开展以人居环境整治为主题的党员活动日活动,发挥党总支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集中力量打好攻坚战。
加大投入 全域保洁市场化
为确保环境整治的工作成效,杜集镇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实行全域保洁市场化运作。不断壮大保洁队伍建设,累计投放垃圾桶约8000个,建立垃圾中转站1座、25座垃圾分类亭,设有垃圾兑换超市18个,为村级环境卫生整治提供了有效保障。
积极利用横幅、标语、一封信、宣传车、微信平台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宣传教育,努力营造村庄清洁行动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声势;以乡村春晚、送戏下乡、理论宣讲、文艺汇演、道德讲堂等文化活动为载体,引导村民积极参与环境整治。
变废为宝 节约成本强环保
东黄村用旧轮胎做成的彩色花盆、团结村用旧篱笆围起的菜园子、杜集社区用旧砖瓦舍铺成的创意小道、何岗村用废酒瓶做成的独特造型,无不展现着杜集镇因地制宜、“变废为宝”的现代化治理方式,既美观实用又节约了成本,达到了“花小钱也能办大事”的功效;“20个塑料袋兑换一把牙刷、15个塑料瓶兑换1包盐、30个旧电池兑换1瓶食醋……”杜集镇各村居的“垃圾兑换超市”,每天“生意火爆”。通过垃圾兑换超市,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等措施,杜集镇管住了垃圾分类处理的源头。
王娟 沈慧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杨赛君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杨维礼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张永文/摄)在美国工作,却一直关注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终于,她放弃了国外的工作生活,毅然回国走...
长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长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