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合肥 今日巢湖 今日肥东 今日肥西 今日长丰 今日庐江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今日长丰 > 正文

辣椒红似火 朱巷小镇收硕果 稻菽灿如金 百强大县庆丰年 长丰(朱巷)第二届辣椒丰收节圆满落幕,特色小镇一展雄姿

来源:江淮晨报 2019-09-21 10:45   https://www.yybnet.net/

精彩的文艺演出。

现场可品尝到美味的辣椒披萨。

武校学子正在表演精彩武术。

现场可以购买到肥美的螃蟹。

商户正在现场展示碧根果。

现场可以品尝美味的甜瓜。

居民们现场参与大合唱。

现场可以品尝到农家鱼干。

9月20日上午,长丰县第二届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之“红动朱巷幸福长丰”长丰(朱巷)第二届辣椒丰收节盛大开幕。活动当天吸引了数千人参与。在这个丰收的秋天,朱巷镇以辣椒为媒,全面展示了“三张名片”,展示了其创新打造特色小镇的决心。

活动回顾

长丰全力以赴把农业产业做大做强

9月20日上午,在长丰县朱巷镇武术文化广场,由长丰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共长丰县委宣传部、长丰县农业农村局、长丰县文化和旅游局、朱巷镇人民政府、江淮晨报承办的长丰县第二届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之“红动朱巷幸福长丰”长丰(朱巷)第二届辣椒丰收节盛大开幕。

当日,在数千人的翘首期盼中,长丰(朱巷)第二届辣椒丰收节开幕式终于开始了。开幕式上播放了一系列大丰收的视频,其中一段4分钟的快闪视频引起了在场观众的共同合唱。视频里,朱巷的老百姓们共同接唱《我和我的祖国》,朱巷的辣椒园、稻虾米田在视频中一一闪过。视频结尾处,朱巷人民用玉米和辣椒拼出了巨幅五星红旗,铺设在朱巷武术文化广场上,让在场的观众们感受到了大丰收的喜悦。

据介绍,近年来,长丰县围绕“一个率先,两个进位”目标,成立重点产业现代农业推进工作组,大力推进现代农业“310”工程,坚持把特色农业做大规模,规模农业做出特色,特色规模农业做出品牌。全县基本形成以特色草莓、优质南瓜、马铃薯为代表的果蔬业,以雪山草鸡、龙虾养殖为代表的畜牧水产业,以薄壳山核桃、苗木花卉为代表的林果业,以稻虾米、有机米为代表的优质粮油业等四大主导产业。

长丰县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富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实施现代农业“310”工程、特色农业“双20万亩”工程、草莓产业提升工程和“一村一品”“一村一园”兴业富民工程,形成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品牌,“长丰草莓”“陶西平包菜”“朱巷仔猪”“下塘小龙虾”“江艺南瓜”等都是享誉省内外的知名特色品牌产业。

如今的长丰,正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征途上阔步前进,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民切切实实地享受到改革的成果,美丽的新农村初步显现。

而对于朱巷镇而言,以前,朱巷把辣椒当菜,把回乡当愁;如今,朱巷把辣椒当伴,把回乡当福。朱巷镇将以此次丰收节为契机,推动农业农村大发展,带动农民大丰收,以实际行动奋力谱写好乡村振兴的长丰篇章。

活动现场,领导和嘉宾以及游客们参观了“农夫市集”、品尝朱巷辣椒产品、考察辣椒产业基地,对朱巷镇的辣椒产业进行考察和推介,希望能够帮助朱巷找到更好的发展道路。

活动现场,我们准备了医疗小组、应急小组、交通小组、通信小组等各应急小分队,甚至还准备了部分解辣的牛奶,对嘉宾和游客进行了全程保障。

精彩瞬间

辣椒披萨飘香受嘉宾游客追捧

当天凌晨,来自新东方烹饪学校的一级大厨高红宇就来到现场开始忙碌。一份份精美的辣椒美食被端上桌,活动还未开始就受到广大观赏游客的追捧。除了普通的食材之外,他带来的一份由辣椒制作的超大披萨。这个特殊的作品一出锅就被“围观”,不少市民拿起手机一顿“拍拍拍”,留下难忘的一刻。

“能给我先尝尝吗?以前吃过很多披萨,但是这种的从没有尝试过,不知道什么味道。”一名游客说道。当然,对于这个小小的请求,高红宇爽快地答应了对方的请求,将做好的超大份披萨分成若干小份,邀请所有在场的嘉宾和游客们免费取用,一起分享这美妙的时刻。

现场,辣椒披萨吸引了许多游客。辣椒节开幕式还没正式开始,两块40寸的辣椒披萨就已被试吃掉一半。披萨上撒满了黄色的、绿色的、红色的辣椒块,一口咬在嘴里,辣椒的汁滋在舌头上,味蕾在辣椒的鲜辣和披萨的芝士味中跳跃。

现场,来自朱巷的治安卤蹄也不落下风,参观的游客们慕名前来品尝。住在合肥的张大爷听说老家朱巷要举办辣椒节,一早就赶了回来,“我就爱吃朱巷的治安卤蹄,肉又香又嫩。”来自朱巷的徽域酱品——鲜辣牛肉酱成了整场的爆款,游客们挤在展柜前,成箱成箱地把牛肉酱买回家,

全县农特土优产品“搬到”活动现场

早上8点半,在朱巷镇武术文化广场的西边和南边,一个个展览柜台前就已围满了人,他们在看啥?原来,长丰县农业农村局将农夫市集搬到了活动现场,长丰县各个乡镇的特色农产品都被摆上了展览柜台,供大家品尝:来自罗塘乡的香瓜又甜又脆,特色蜂蜜与蜂花粉包装精美;左店乡今早才捕捞出的螃蟹还在吐沫,蟹身上还带有塘里的浮萍;深红色的草莓酒在阳光下格外诱人;义井乡的石榴颗粒饱满、色泽鲜红;朱巷镇的治安卤蹄肥而不腻,辣椒披萨别出心裁……

这不,丰收节开幕式还未开始,武术文化广场的西边和南边就围满了人,争着要买展览的特色农产品。

“不能卖了,不能卖了,再卖就没有东西展览了!”罗塘乡的张友利咧着嘴大声嚷着。张友利在罗塘乡种植香瓜,今天一早他就带着自己种植的香瓜来到农夫集市。面对争着要买香瓜的游客们,张友利无奈地说道:“我就带了十几只香瓜,都是用来展览和品尝的,这还是我头一次拒绝别人买香瓜。”

“虾稻米是我们这里的特色,大家都知道的。”现场一名虾稻米的商家介绍,这是新上市的粳米,经过一整个夏天的精心伺候,如今收成还算可以,而这些水稻在种植时候就不打农药不用化肥,完全靠龙虾与水稻共养,才获得了比较好的绿色大米。

此外,长丰的南瓜、冬瓜、丰水梨等绿色食品也上市了。活动当天,商家带来个大味甜的丰水梨以及土生土长的南瓜,邀请在场的市民朋友们品尝。

在农夫市集,不只是“买买买”那么简单。除了新鲜、丰富、天然的农特产品,在朱巷镇,市民们还能够体验趣味盎然的“农家乐”。这些农耕文化项目形式多样,市民不仅可以亲手采摘草莓等瓜果鲜蔬,还可以在河边垂钓,享受悠闲自在的远离浮华的自然时光。朱巷农夫市集,搭建了一个通往陶渊明笔下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平台。

文艺演出精彩上演“武术+舞蹈”引爆激情

辣椒节开幕式结束,精彩的文艺演出在长丰县庐剧团优美的舞蹈中开始了,美丽的演员手持荷花状的粉色长伞,摇曳的舞姿,舞动出了长丰人民的热情;来自北少林武校的武术小子们在台上耍长刀、后空翻 ,甩长鞭 ,舞缨枪 ,打出组合拳,整齐划一的动作“武”出了长丰小子们的昂扬气势;男声合唱《红旗飘飘》唱出了长丰百姓们对祖国的深厚情感;魔术师精彩的魔术手彩让台下观众目不暇接;压轴节目——戏曲联唱《我是长丰人》唱出了长丰人民对家乡的热爱。最后,在场观众们挥舞着手中的红旗,一起和台上歌手合唱《我和我的祖国》,长丰百姓们在武术文化广场上涌动成一片红海。

家在定远县的刘加付为了参加辣椒节,一大早就驱车带着一家三口来到了长丰朱巷。因为来得有些晚,刘加付只能站在人群后面观看节目。当北少林武校的武术小子们上台表演时,坐在一旁只有4岁的儿子嚷嚷着要刘加付举着他看。刘加付抱着儿子说:“看到台上这些男孩们一招一式打得特别有气势,我也想让我的儿子来这里学武,男孩子就应该是这个精气神!”

“我为家乡代言”展示朱巷丰收成果

现场,来自朱巷的5名农民“创客”也登台亮相,展示自身农特土优产品的特色和代表的意义。丁氏梦园的负责人丁峰说,产业园主打辣椒种植,以后将带领周边更多的群众发展致富。

种植虾稻米的大户说他的虾稻米不打农药、只用农家肥,以后尽量保证在“有机”的基础上做到“富硒”稻米,让更多的人吃上一口好米。更有老板把自家种植的长丰特色品牌草莓端上了现场,向大家展示其“红颜”的特色,希望“朱巷越来越美”。此外,还有老板把自家酿造的大豆油推介出来,“口感醇厚,这也是朱巷的水好,然后我们的工艺使用较好,才带来的好油。”

只有所有的人都好了,家乡才好。近年来,朱巷的特色产品多多,本土特色仔猪肉、功夫鸡、大白鹅、辣椒、草莓、大豆油……这些产品共同组成了“朱巷味道”,让无论在外的游子,还是在家乡的人们,都能感受到这一份乡愁,这一份味道。

未来规划

聚焦“三张名片” 创新打造特色小镇

近年来,朱巷镇坚持党建引领,抢抓机遇,错位发展,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发展思路,统筹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持续打造“武术、辣椒、影像”三张名片,深入推进全镇产业发展、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着力打造“体育小镇、双创基地、乡村‘迪士尼’”三个示范基地。

未来,朱巷将着力推广辣椒种植产业,进一步激励企业和农户扩大辣椒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朱巷辣椒的品牌影响力,打造万亩辣椒田园综合体。建成集乡村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与农业展会农事体验于一体,文化与民俗、生态与环境、展示与商贸、生产与经营、科教与娱乐相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持续推进辣椒小镇建设。

此外,在“影像小镇”方面,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油坊千亩草坪项目,着力打造中国乡村“迪士尼”,全面完成肥北朱巷最美影像小村建设,形成由企业主导运营,村集体、村民参股的经营方式,实行村、企、民共建,现代企业化运营,打造乡村美丽经济的范本。

在“体育小镇”方面,目标定位是打造国家级运动康养体育小镇,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举措,努力将朱巷镇打造成全国知名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全省重点武术样板小镇、全国著名群众性体育运动示范小镇和全市集聚人气全民运动小镇。

聚焦“电子商务” 全力打造农村双创基地

2019年,朱巷将继续发扬县电商中心的资源优势,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争取农产品线上交易额达到7000万元,集中培训4000名新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孵化小微电商企业100家。

着力实施电商街区立面改造提升,打造电商示范街区。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将农夫市集交由专业的运营商去运营,更大地发挥农特市场的作用。通过县电子商务中心,农夫市集品牌载体,及田园综合体、电商企业等,努力将朱巷镇打造成新型职业农民双创基地。

在党的建设方面,朱巷将全面推行“订单式为民服务”,通过“群众下单、村居接单、书记派单、党员跟单、群众回单”五单合一的闭环式为民服务流程,精简服务环节、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坚持“党建+”引领各项工作提档升级。通过“党建+电商”,结合农夫市集的开市运营,发起百余名党员免费帮助企业找销路、帮助群众代购等活动,将本土特色仔猪肉、功夫鸡等特色产品打开线上线下市场;通过“党建+发展特色产业”,将远程学教基地设在辣椒产业园,通过观看辣椒种植电教片,学习先进经验,打造特色辣椒品牌;通过“党建+脱贫攻坚”,发挥党组织的引导作用,促进村级产业园的建设。

聚焦“民生福祉”脱贫奔小康“不让一个人掉队”

今年,朱巷在全镇13个村居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整治工作中,坚持“三个明确”,以“三拆三治三改”点、线、面相结合为工作内容,严格落实网格责任,在全镇13个村居选择主干道、较大自然村或中心村作为示范路段和示范村庄,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共在全镇13个村居设置25个示范段,24个示范村庄,在羊荒、柘塘、七里等村打造“农耕文化园”亮点工程,进一步美化了城乡环境。

全镇1486户2942人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在全镇推行“订单式信访”,及时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类突出问题。

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对低保、五保户实行动态管理、应保尽保,积极开展社会救助、临时救助和残疾人康复工程等,力争在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晨报记者 王刚/文 李福凯/摄

见习记者 刘小容 通讯员 邓兆玉

红动朱巷 幸福长丰

新闻推荐

快来看看您是不是上榜啦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摄影、征文大赛活动评选结果出炉

本报讯26年栉风沐雨,26载砥砺奋进。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时也是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成立26周年。26年的艰苦奋斗...

长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辣椒红似火 朱巷小镇收硕果 稻菽灿如金 百强大县庆丰年 长丰(朱巷)第二届辣椒丰收节圆满落幕,特色小镇一展雄姿)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