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县三冲村 记者 张大岗 摄
新闻摘要
来过合肥的人,大多数会说,合肥城市变化大,现代化气息越来越浓!
去过合肥农村的人,无不赞叹“山乡巨变”,都说,农村越来越美了!
合肥农村的变化,要从2012年省、市同步启动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说起。
当年,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吹响了建设美好乡村的号角。合肥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迅速启动部署,全力推进实施。
截至目前,全市规划建设了248个省级示范村,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区1个,整乡镇规划建设区5个;其中,131个省级重点示范村通过省里验收,80个省级示范村建设任务基本完成,34个美丽乡镇和37个中心村有序推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点上有特色、线上有亮点、面上成规模、整体大提升的初步成效。庐江县汤池镇果树村等3个村庄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宋岗村等15个中心村入选全省示范村,巢湖市洪疃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巢湖市、长丰县连续两年荣获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市)。
农村美了,越来越有味儿
谈到合肥农村变化,且不说城乡接合部,先看看位置偏僻的山区变化如何?
被誉为“三冲汇流,巢湖之源”的钟老中心村,隶属庐江县汤池镇三冲行政村,位于六安市舒城县、安庆市桐城市、合肥市庐江县三地交界处,是巢湖南岸源头的一座小山村,120户人家、人口525人。当地村民林国东说,解放前,这里是“三不管”地带,可如今,千万资金投入建设,真是不敢想象!
近日,记者来到钟老中心村,只见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生态环境优越,自然风光秀丽,进村道路是新修建的柏油马路,村里的河道也被修葺一新,沿河还建设了300多米长的休闲木栈道。
庐江县美丽乡村办负责人卢昌华介绍,钟老中心村被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后,本着生态优先、宜居宜游的理念,依托秀丽的山水风光,配套建设基础设施,主打生态旅游牌。建设两年来,村容村貌已发生较大变化,俨然成为生态旅游目的地,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都有人来这里度假,吃农家土菜,购山珍野味。
“目前,乡村游还在试点中,接待能力有限。下一步,我们准备引导鼓励一批村民建农家乐、乡村客栈以及山货超市,让前来休闲度假的市民有得吃、有得住、有得玩、有得买。”该村负责人称。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让农村变美了,而且越来越有味儿!
位于巢湖之滨的南湖方中心村,隶属巢湖市烔炀镇中李行政村,这是一个文化村,是巢湖民歌首唱地、《巢湖好》歌曲原创地,著名作曲家李焕之在该村里住了3个月,成功为《巢湖好》谱曲。
“我们村里的能人多,唱歌的、写诗的、拉二胡的,吹拉弹唱的人都有。”中李行政村村委会主任马永宁介绍,鉴于南湖方文化底蕴深厚,该村在南湖方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之后,又启动了文化提升工程,整修建设李焕之陈列馆,在村内广泛建设文化墙,让村民自撰自书诗词歌曲上墙。
记者在该村文化墙上看到了村民李永作的一首名为《春风又绿新南湖》的诗。他在诗中这样写道:“文化活动好处多,老看电视少看书;打球下棋拉二胡,既长知识又戒赌;业余时间学跳舞,自发组织打腰鼓;文化之乡花二度,春风又绿新南湖。”
40亿元资金投入美丽乡村建设
对于美丽乡村建设,合肥市高度重视,始终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新时期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系统谋划,全力推动,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合肥市美好乡村2015-2017年工作计划》等政策文件30多个,编制了县(市)域村庄布点规划和248个省级示范村建设规划。同时,合肥市坚持资源整合,全力保障资金支持,市、县两级都设立了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近40亿元,其中,市、县财政资金投入12.34亿元,整合各类资金及社会资金27亿元。
此外,合肥市加强土地保障力度,土地增减挂钩新增指标优先满足农村新社区建设。
在具体建设中,合肥市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突出推进省级中心村建设,在五县(市)精心打造休闲旅游型、集中新建型、环境整治型、产业支撑型等十大美丽乡村类型,形成了一批山水田园、旅游观光、农耕体验、传统传承等特色风格的村庄村落;大力推进美丽乡镇建设,重点推动了肥东县陈集乡、肥西县官亭镇、长丰县双墩罗南、庐江县汤池镇、巢湖市烔炀镇等39个镇村一体化建设;聚力推进示范区建设,以155公里环湖大道为轴线、以沿岸2公里为环带,在全省率先开展环巢湖300公里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同步推进自然村整治,大力开展清洁家园、“三线三边”专项治理行动,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在加大建设的同时,合肥市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全域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注重产业支撑,着力夯实美丽乡村基础;注重价值导向,强化农村现代文明建设;注重机制创新,增强美丽乡村动力活力。
到2020年80%中心村达市标
据市美丽乡村办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合肥市将在坚持“三美三宜”的基础上,围绕建设“农民幸福家园、市民休闲乐园”和城乡一体发展的更高目标,按照“自下而上,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分层推进,逐级提升,整体达标”的思路,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抓手,调整优化美丽乡村建设思路,明确任务,突出重点,量化标准,加大投入,加强调度,大力推进省市县三级美丽乡村(镇)建设。
“力争到2020年,完成全部乡镇和中心村规划编制,80%中心村达到市级标准,建成一批省级示范中心村,引领全省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该负责人称。
·朱婷婷 本报记者 柳书节·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日,市政府第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合肥市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等五个配套政策,打出政策“组合拳”,确保到今年底全市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贫困村基本实现有序退出。未完成年度扶贫...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