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临近巢湖市区洗耳池公园的耳街人来人往。行走在耳街上,巢湖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合肥市有四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其中两个就在我们巢湖市,一个是巢湖民歌、一个是粉蜡笺。这两个项目都将亮相第十届合肥文博会,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近距离地认识、了解它们。此外,我们还将在文博会上搭建一个微缩的耳街,就是你们看到的这个文化街区。”
巢湖民歌唱响文博会主会场
一首首巢湖民歌汇聚成河,从千年前的时空流传至今。望风采柳的创作形式使大量的劳作、生活场景、民风民俗、自然风光等被记载其中,不仅成为观照当年的一面镜子、翻阅历史的珍贵档案,也成为庐剧等其他艺术门类汲取营养的沃土。年,巢湖民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之无愧地进入大合肥文化遗产的宝库中。
李家莲是巢湖民歌的省级传承人,她告诉记者:“巢湖民歌类型多样,有山歌、渔歌、秧歌、茶歌等形式。”问她究竟有多少首传唱至今?李家莲竟唱出了答案:“红公鸡尾巴拖,三岁孩儿会唱歌,若问歌儿有多少,芝麻三斗并三箩。”可见数不胜数。
对巢湖民歌深入骨髓的爱,让李家莲至今还在做推广普及的工作,每年都坚持去巢湖民歌的传习学校教孩子们唱民歌。“过几天,我要去烔炀老年大学教唱巢湖民歌,主要带着他们回顾记忆中的巢湖民歌。”
对于巢湖民歌即将亮相合肥文博会,李家莲高兴地说:“合肥文博会上会来很多国内外的展商和游客,这对扩大巢湖民歌的知名度大有好处。”
远销海外的粉蜡笺制品现场展销
去年,以粉蜡笺为代表的纸笺制品在第九届合肥文博会上大放异彩。粉蜡笺、泥金笺、金银印花笺、洒金宣等让各地游客爱不释手,一些年轻人更是对精美的信封、信纸等小的文创制品喜欢得不得了。
粉蜡笺自唐开创以来,历代都有仿造,到了清乾隆时期,技艺已发展到炉火纯青的阶段,代表中国加工纸工艺的最高水平。但遗憾的是,这一制作工艺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而消亡。
年,刘靖在经过多年反复摸索、实验后,成功地将失传近一个世纪的传统加工纸名品——手绘描金粉蜡笺恢复生产。北京荣宝斋对手绘描金粉蜡笺的评价是:“做工精细,用料考究,其制作工艺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可代表中国传统手工制纸之最高技艺。”年,以粉蜡笺制作技艺为代表的“纸笺加工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介绍,全国首家纸笺博物馆和粉蜡笺传承基地即将开建。届时,人们可以更加系统地了解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
记者了解到,今年,刘靖将带着掇英轩的纸笺制品做客合肥文博会,既展也销,喜欢的市民可千万不要错过和国家级非遗面对面的机会。
微缩耳街将呈现民国风
耳街,毗邻地理名胜“洗耳池”,所处地段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成语“洗耳恭听”及历史典故“许由洗耳”、“巢父牵牛”均源自此地,是巢湖目前唯一特色文化创意示范街区。
据悉,在合肥文博会上,巢湖市将用声、光、多媒体设备来打造一个动静相宜的微缩版耳街。届时,游客们将看到一个民国风主题的耳街,在其中感受精致、典雅与怀旧兼容的特色文化空间。·本报记者 方偲·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昨日从市教育局获悉,9月18日,合肥市中小学将统一开展“9·18”防空防灾应急疏散演练,演练范围包括合肥市所有中职学校、中小学(含教学点、村小学)等,幼儿园不作要求,演练地点均在本校校园内。...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