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环巢湖最大的藻水分离设施——花塘河湿地公园藻水分离站,将在4月底试运行,5月底全部竣工,对巢湖蓝藻起到极大的缓解与抑制作用。
该藻水分离站分为站内、站外工程,站内工程建筑面积5674平方米,分为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包括藻浆储存池、调节池、传输管道、移动式藻水分离装置等,总投资1.085亿元,设计规模处理蓝藻5000立方米/天,调峰池容量达1万立方米;站外工程起始于中庙旅游景区东边,由西向东敷设至藻水分离站站内,主要有藻水输送管道及9个打捞平台、5个一体化提升泵、19个快速收集蓝藻接头及配套电力设施,使用功能为打捞收集巢湖该片区域藻水通过管道运送至藻水分离站进行处理。
该工程主要服务中庙街道的巢湖沿岸线,西至中庙景区,东至花塘河口,岸线长约5.5公里,每当夏季,南风增多、水温升高,巢湖北岸聚集大量蓝藻,通过在离岸100米左右的湖面设置围隔拦截蓝藻,将其收集于打捞平台,通过一体化泵站将蓝藻抽上岸,再通过沿线铺设的11.6公里长、直径80mm~600mm的管道,将蓝藻输送到分离站,经过分离、脱水,最后经过化学药品处理,确保在每年5月~11月湖面蓝藻暴发死亡发臭前,将近岸蓝藻打捞收集,实现中庙街道巢湖沿线近岸100米范围内无大面积蓝藻聚集,改善近岸滨湖环境。
过滤下来的蓝藻如何处理呢?项目负责人介绍道,“蓝藻经过处理后,变成藻泥、藻渣,大部分用作肥料与饲料,少部分还可制作化妆品。”
(何胜忠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袁兵 文/图)
新闻推荐
良田绿水间 享受“洗肺”之旅 体育小镇 邀你感受乡村振兴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