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合肥 今日巢湖 今日肥东 今日肥西 今日长丰 今日庐江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今日巢湖 > 正文

跟书“拉长棉线”

来源:大江晚报 2019-04-26 14:30   https://www.yybnet.net/

家乡老同学相约爬华山,纪念高中毕业、知青下放四十周年,返程在西安高铁站候车,我赶紧去书店选了一本《长安处处有故事》,营业员热情,特意找一枚西安城墙书签送给我。老同学晓得我喜欢书,啧啧称赞,还把新书拿过去传看。这时候,妻子又像埋怨又像得意地来了句:“他就喜欢跟书拉长棉线哩!”

“拉长棉线”,家乡俗话,形容做一件事有韧性,甚至执拗,就像拉起一根又细又长的棉线一样,没完没了。想想这句话,还真说出了我跟书的情分呢。

人的兴趣爱好,很多都是一辈子的事情。我庆幸自己与书有缘,爱上买书,爱上读书,一根长棉线,从小拉到今,宝马香车浮云远,书香作伴日子甜。

跟书“拉长棉线”,穿针引线的是我母亲。母亲因为上过学,得以从巢湖乡下走上医疗岗位,辗转无为、芜湖等地,曾经的日子,也很艰苦,但她一辈子爱干净,爱家乡庐剧,尤其爱读书看报,80多岁,不用戴眼镜,能看得见小字,还喜欢抄书、默写古代诗词和戏曲唱词。她常常自言自语:“跟好学好,跟叫花子学讨。”“读书就是学好,读书就是学好呢。”从小受母亲影响,我订阅报刊,买书看书,写读书笔记,写小文章。教书四十年,我经常坐中巴特地去芜湖买书,江城大大小小的书店,是我寻寻觅觅、精神享受的好去处,一段日子不去,心里就空落落的。

中山路新华书店,我在芜湖教育学院求学时每周必去的书店。在那里,我贪婪地买过哈代、屠格列夫、沈从文、路遥等许多经典作品,还惊喜地买过印有自己幼稚习作的书刊。80年代,改革开放潮起东方,全民读书热火朝天,芜湖也有公开发行的文学双月刊《大江》,作为文学青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第一篇通讯,多么激动。1998年盛夏,参加市教研活动回家,中巴车倾覆烧毁,我死里逃生,给孩子买的一套大型《少儿百科全书》化为灰烬,隔了一星期,我头晕刚好点,又去芜湖,直奔新华书店,再次买回了那套书。如今新华书店乔迁商业广场,书更多,条件更好,人气更旺,尤其是那一面顶天立地的书墙,一排排坐在干净的木楼梯上的读书人,真是书香盈盈,风景独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芜湖书店故事多,他乡买书也好玩。这些年来,我出差、旅游或者外地小住,总喜欢找到当地书店,买上一些地域文化的书带回家。

去无为参加高考研讨会,我冒雨去新华书店。在那里,我想找一找无为现代诗人田间的书,发现一个小伙子,戴着橘黄色安全帽,站在书架旁边,一动不动,静静地看书,温暖的灯光,从侧面射向他,画面好美。物以类聚,我以一种审美的眼光,久久地注视他,羡慕他,仿佛看到曾经也一样年轻、爱读书的自己。回家后我写了《到无为去探春》,赞美无为风情,赞美无为读书人,文章刊载在“光明网”上。

跟书“拉长棉线”,买书的过程快乐,读书的过程更快乐。“不动笔墨不读书。”我看书习惯做点摘录,自己买的书,也要抄些下来,感觉抄下来才是自己的。有时候还写点读书笔记,长长短短,记下所读所思,书里书外。

“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巴金先生1942年创作的散文《灯》里借用这句话,说出了人活着物质和精神“食粮”缺一不可的朴实道理。书是文化,是文明,是艺术,是思想,是过往的岁月,是前瞻的未来,更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全画幅精彩呈现。跟书“拉长棉线”,我就想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接受思想启蒙,不断融入时代大潮,精神富足地行走在明亮的路上。

程红旗(金奖)安徽繁昌

新闻推荐

科技创新,唱响春天里的“合肥故事”

人间四月,巢湖之畔,世界目光瞩目合肥。4月24日,安徽创新馆开馆暨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举行,掀起一场“科技盛...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跟书“拉长棉线”)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