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瑶海园林绿化管理中心获悉,为彻底打赢河道水质治理这场攻坚战,市政部门在刚刚启动的二十埠河及小板桥河水体治理项目中将采用多种新型生态环保设备,确保河道水质达到国家及省市制定的标准,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新瑶海。
原位修复设备强化水体自净能力
二十埠河和小板桥河都是南淝河以北区域的重要支流,它们的水质提升变好,对于改善巢湖水环境意义重大。
根据工作计划,二十埠河和小板桥河将安装46套原位生态修复设备,其中二十埠河30套、小板桥河16套。这种生态修复设备,可以补充水体微生物群落,通过水体微生物细菌的共同作用降解水体中氮元素和磷元素,从而达到提升水质,恢复水体持续自净的能力目的。
相关人士表示,原位生态修复设备利用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水环境治理,是“遵循自然、师法自然”具体应用,具有净化效果好、成本低的特点,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完美统一的最佳途径,是水环境治理的发展方向。目前,小板桥河已完成全部设备基础施工工作,二十埠河也将展开安装工作,预计9月底两条河道可全面完工并投入运行。
7000平方生态浮床营造“水上花园”
针对二十埠河和小板桥河环境提升,市政部门计划在河道下游布置约7000平方的生态浮床,促进水质净化和生态恢复。生态浮床上的植物根系和人工载体拥有巨大的表面积,可以负载大量生物膜,它们通过吸附、沉淀、过滤、吸收和转化等作用,对水体中悬浮态和溶解态污染物具有强大的净化功能,能够提高水体透明度,有效降低有机物、营养盐和重金属等污染物浓度。
此外,二十埠河和小板桥河还将安装23套曝气循环增氧,配合原位生态修复设备建立水生态系统,净化水体。曝气循环增氧设备计划于9月底完成安装并投入运行。
项目负责人介绍,曝气是使空气与水强烈接触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将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或者将水中不需要的气体和挥发性物质放逐到空气中。可促进气体与液体之间物质交换,从而改善两条河流的水质,提升水体活力。“通过用上生态修复新设备,助力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詹晓娟 苏敏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吴奇
新闻推荐
根据芜湖市当前雨水情和防汛形势,按照《芜湖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市防指决定从8月6日10时起,将防汛应急响应由Ⅰ级...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