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合肥 今日巢湖 今日肥东 今日肥西 今日长丰 今日庐江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今日巢湖 > 正文

合肥凭什么拿下 “长三角第一”? 8个小故事里,或许能找到答案!

来源:江淮晨报 2021-05-06 00:51   https://www.yybnet.net/

2月12日,大年初一,庐阳区20名外地留肥过年的环卫工人免费游览了合肥城隍庙。

蔚来第十万台量产车下线。

在TCL家用电器(合肥)有限公司,员工在流水线上紧张工作。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笔记本电脑生产线上忙碌。

巢湖湿地。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福凯 摄

“智汇合肥高校行”专场招聘会现场。

金寨路高架南向西转南二环匝道改造施工现场。

近日,合肥市统计局发布信息: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GDP)2356.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2.6%,两年平均增长5.2%。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7%,两年平均增长14.0%。一季度,合肥GDP增速位居长三角第一!

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成为“长三角第一”背后的推动力?

这次,我们不妨换个视角,选取一季度真实发生的8个故事。通过这些故事的讲述,或许,你能读懂这“第一”背后的合肥力量!

稳岗留工

产线不打烊

政府津贴“留”工

贾登锋,联宝科技生产四部的车间组长,来自河南,今年春节,他没有回家,在合肥度过了一个“留”年春节。

“节前,公司说春节不放假,我们积极支持,这既是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还能加快生产进度。毕竟,疫情还没有完全退去,往返河南的路上总归有风险,不如安心上班,可以多赚些工资,还能享受到政府给我们的补贴。”

作为安徽最大的工业集聚区,经开区拥有28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员工(含劳务派遣)约12万人,其中省外员工占比1/6。

省外员工春节返乡,将对经开区节后复工复产及疫情防控带来考验。赶在春节前,该区出台了“留工稳产”政策。于是,产线不打烊,成为今年春节这里的一道风景线。

“春节期间是企业用工最为短缺时期。对企业自身缺乏工作岗位的,可以通过‘共享用工’模式,主动联系有岗位余缺的企业,为留肥员工提供合适工作岗位。”继疫期创新推行“共享用工”模式后,经开区又出台了春节期间“共享用工”实施方案,让外地员工留得住、有活干。

1041.9万元,这是合肥经开区今年发放的首笔留肥员工津贴。与之对应的是,复工复产一周后,该区655家“四上”企业员工总人数几乎达到节前的95%左右。

■数说

今年一季度,合肥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完成省政府下达全年目标任务的30.8%,占全省20.5%,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11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364人。

在“稳岗留工”方面,合肥累计受理5962户企业的3.9万名员工留肥红包申请,拨付资金约4900万元。

会同经开区管委会累计帮助联宝电子解决用工1.8万人,会同新站区管委会帮助解决京东方用工6000人,帮助长安汽车解决用工300人……一季度,合肥开展重点企业用工服务,累计建立13个市外劳务服务协作站,招工范围覆盖省外6省31市、省内9市。

此外,开展“春风行动”农民工复工返岗招聘活动321场,提供岗位10.6万个。

基建发力

千人上阵跑出加速度

“绣”出“钢铁巨兽”

30台大型破碎机组成“钢铁战队”,分列匝道桥两侧同时进行破碎;8台雾炮机持续洒水同步降尘。这张视觉效果震撼的图片,描绘的是今年2月3日金寨路高架南向西转南二环匝道正式开始施工的场景。

早在两天前,这些重型机械就从四面八方调集而来,调集的数量按照可施工的最大限度。

“干了这么多年桥梁建设,就属南二环的建设进度最快。”安徽路桥畅通二环(西南环)金寨路合作化路工程执行经理王教山感慨道。“6:30到工地,晚上下班没有点,每天两万步朝上。”忙着抢活,王教山对前来采访的记者匆匆说了这样两句话,之后便风尘仆仆地离开了。

王教山参与过众多合肥路桥建设项目,包括阜阳北路高架、包河大道高架、上海路等。这些年,他带领工人们没日没夜地工作,将青春拧在了项目工程的每一颗螺丝钉中。

在畅通二环(西南环)金寨路合作化路工程中,最多时有两千多人同时作业,如此庞大的施工队只为让工期跑出加速度。

2月6日10点,随着吊机将钢箱梁顺利架上匝道桥,畅通二环(西南环)工程桥梁首孔钢箱梁顺利架设完成,这也标志着畅通二环(西南环)宿松路互通立交桥正式进入结构施工。这比预期足足提前了半个月,而第二工区首孔钢箱梁比计划提前45天。

钢箱梁结构在省内高架桥的应用比较少,原因是造价高、技术操作难度大。此次南二环应用了这一结构,是出于对节约工期、快速还路于民的考量。

“市政建筑不像平地起高楼可以放手干,更多时候像是‘绣花’,只在有限范围内精细化操作。”安徽路桥项目总工王健说,追求提速的前提是充分保证质量,用100%成熟的工艺来“绣”出一座让市民满意的道路。

铲车穿梭,吊车挥舞,畅通南二环项目建设正酣;车水马龙,万家灯火,一座座梁柱拔地而起,如火如荼。一架“钢铁巨兽”正飞速生长变通途!

■数说

今年一季度,合肥大建设在建项目778项,累计完成投资100.3亿元,较2019年(93.02亿元)同比增长7.8%,较2020年(62.97亿元)同比增长59.3%。其中,一季度合肥完成建筑产值812.52亿元(市统计局口径),同比增长45.1%,产值增速位居全省第一;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1.8%)13.3个百分点。

合肥的发展从来不是单向度的、内向的,而是多维度的、外向的。

3月8日至11日,从北纬32度到北纬22度,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率队赴广州、佛山、深圳等地拜访一批行业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洽谈对接一批重点合作项目。

从这份步履不停、辗转十多个城市和领域的活动轨迹中,不难看出合肥的不遗余力:杉金光电、美的集团、中兴通讯、华侨城、深交所,从光伏产业到智能家电业,从通讯业到金融业……此行,合肥重在呼唤先进制造业,重在招商引智,重在优化生产要素。

项目是关键要素,服务是核心环节。

三栋主厂房已全部封顶,三栋主厂房一层内部装饰进入收尾阶段,生产设备陆续入场进行综合调试……总投资约101亿元的欧菲光项目亮灯投产。

这个项目的落户既是意外之喜,也是情理之中。“在与华为的工作商谈中,招商人员敏锐捕获到它正谋划在全国选址建立光学光电产业基地项目。”作为华为重要的摄像头模组供应商,欧菲光项目产品市场广阔、项目标的优良。

一家有女千家求。合肥一边着手成立招商专家团队,开展项目研判,一边打探竞争对手的一举一动。“成都、武汉、长沙等城市竞相邀请,难度可想而知。”在最艰难的时候,招商团队连续30天凌晨下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项目最终于2020年6月3日签约,在合肥建设的对标南昌基地的第二产业基地,计划建设精密镜头、微电子器件、高端摄像头模组生产线等板块。

合肥,创新之都,一直以来都在向新兴产业靠拢,抢抓机遇,从点上抓好产业链的分工切入。

■数说

今年一季度,合肥外商直接投资10.72亿美元,同比增长4.5%,超序时进度3.7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8.4%,两年平均增长4.1%。其中,服务外商直接投资9.51亿美元,同比增长12.3%,占全市的88.7%。

引才聚才

参加“合肥专场”后

他放弃前往上海

向就业指导中心重新交付三方就业协议后,高扬的心才算安定下来。当同年级的毕业生还在不同的招聘双选会中赶场,高扬的决定有些让人意外。

“放弃这个工作,你还能找到更好的么?”室友的问题曾让他一度失眠。首次签约的是上海的一家国内知名科技企业,“不少师兄师姐都在那里,待遇和发展空间都挺不错。”

变数出现在3月13日。那天,“智汇合肥高校行”合肥专场招聘会进入武汉理工大学。已签约的高扬是被室友拉到现场,入口处设点的科大智能一下子吸引了他。

“专业对口,岗位对口,面试领导的风格也对口。”坐下来询问的过程中,高扬越来越激动,“因为离我预想的方向越来越近。”

高扬经历了一番情感挣扎,在他看来,选择一份工作,就好比选择一位伴侣。“不仅要看企业好坏,也要看企业所在城市的发展规划,整体规划预示了一份工作的未来空间。”

“走,到合肥去。”所有的选择最终都会迎来一个决定,高扬还是拨通了科大智能HR的电话,画下了人生职场的第一笔。

今年9月,他将来到合肥,走进位于望江西路5111号的企业大楼,迎接属于“创造者的未来”。

■数说

今年一季度,合肥市企业岗位需求总数约23.45万个,求职人数约为15.91万人,求人倍率为1.47。

累计开展招聘会217场,发布岗位信息79898条,帮助9558名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实现就业。

“智汇合肥高校行”活动历时1个月,334家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重点民营企业提供10879个招聘岗位,举办其他“招财引智”活动48场次,1541家(次)招聘单位发布就业岗位数74587个(次)。

战新培育

第十万台

量产车下线

他感恩这片热土

43辆蔚来汽车,在蔚来中国总部的大楼下,拼出了“100000”。

4月7日,“少年”蔚来迎来了第十万台量产车下线。这一声“少年”,蔚来当之无愧——从第一辆到第十万辆,仅仅用了1046天,不到3年的时间,成交均价超过奥迪、宝马等全球一流豪华车企。这个成绩,连“竞争对手”特斯拉也没有做到,特斯拉CEO马斯克随后在微博上发来“贺信”:“恭喜蔚来,这是一个艰难的里程碑。”

成绩的背后,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第一个感谢的是用户。

“对于我们来说,这是10万份支持、10万份信任,也是10万份鼓励和期待。”第10万辆蔚来是南极星蓝的ES8,车主“@文军恒强启杭星”受邀参与了下线仪式——李斌脱稿喊出了他的名字,江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项兴初为他当“司机”。

当然,李斌还向危难中伸出援手的“伯乐”合肥致谢——将一片沼泽之地建设成一个生产了10万辆高端智能纯电汽车的制造工厂,为处于生死区隔的企业送来百亿元资金支持。

的确,作为一个年轻的企业,蔚来非常幸运扎根在适合做智能电动汽车创业的城市,“见证这个伟大的时代,也是一种荣幸。”

10万辆还是一个很小的基数,正如李斌所说,6岁的蔚来依然年少,但种子已在这片土地播下。

■数说

今年一季度,合肥战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3%,两年平均增长21.3%。其中,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分别增长110.5%、97.8%、68.6%和57.4%。主要产品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6倍,太阳能电池、微型计算机和集成电路均增长7成以上。限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2.3%,两年平均增长69.1%。

消费升级

线上订单日均千单

80万元社区团购

不到20天完成

常被人遗弃的超市购物小票是王静的“心头好”,作为大润发包河店店长,她能从这些不起眼的小票中描绘出一条业绩曲线。

该品牌超市在合肥一共有5家门店,包河店是最“年轻”的一处,开业次年便遇上了疫情。

“是挑战也是机遇,新门店线上订单迎来高峰期。过去日均300单,现在日均千单。同比增速来看,包河店是最好的,这个成绩哪怕拿到华东区也是名列前茅的。”入行17年的王静已习惯了用数据来表达,在她办公室的墙上张贴了一整面的数据地图。

“以社区团购为例,4月份的目标是80万元,20天不到就完成了。”

市民的购物袋里最喜欢装啥?面对这个问题,王静毫不犹豫地回答:“生鲜”,这个品类曾在疫情期间出现爆发式地增长。经过对第一季度的销售数据观察,王静总结:周边客群的关注点发生了变化,品质成为购物追求的第一指标。

“过去打折的物品走量快,现在品质好的物品更受青睐。”在她看来,这体现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也算是人们对疫后生活的重新审视。

当好一家门店的“管家”并不容易,除了没完没了地和各种数据打交道,王静还需处理一堆“杂事”,比如试吃第一根油条。“大润发的油条是王牌产品,制作上坚持每炸1000根油条需要消耗4桶油,入锅前的克重和出锅后的长度均有数值规定。”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元旦期间,合肥人吃掉了15000余根油条。

线上业绩5000万元是王静的目标,在这场无声的战役中,全卖场3万多件商品均为她的“士兵”。

■数说

24小时内连续发出4列,共计开行108列,同比增长33.3%……今年一季度,合肥中欧班列马力全开、纵横欧亚,而这支“钢铁驼队”只是合肥一季度外贸向好态势的缩影。

今年一季度,合肥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75.5亿元人民币,居省会城市第8位,比去年同期增长30%。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3.73亿元,同比增长38.7%,两年平均增长8.7%,创近4年同期新高。

生态共享

一周打捞1吨水草

他们是16.8公里

湖滨碧水的守卫者

当清理水草的快艇划过水面,漾起层层涟漪,芦苇丛中的水鸟结队飞起,水天一色的静态画面顿时增添了几许律动。

春天一到,巢湖沿岸湖滨湿地绿草成茵,引得漫步的游人前来观赏。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合肥巢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在保护和利用之间积极寻求一个最大公约数、最佳平衡点。

一季度,合肥加大实施巢湖综合治理碧水、安澜和富民三大工程,稳步提升巢湖水质。

就拿碧水工程来说,去年大水后,很多不适合生长的植物、不利于巢湖和后期管理与治理的植被被发现,以一枝黄花、水花生、水葫芦为典型代表,需要定期清理。这些植被若清理不及时,生长至七八月份就会腐烂,严重污染水质,使水质变脏变臭,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水上环境景观。

3个月来,合肥巢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工作者马刚每天弯腰数百次,沿线16.8公里都是他的守护范围,每天不知道来来回回走过多少次。正常的天气里,他便开船打捞水生植物,包括一些漂浮于水面的垃圾,全部捞上来后集中处理。

这是马刚和另5名伙伴的工作日常,他们6个人每天连续工作8小时,高峰时一周可以打捞上来1吨水草。

拥抱生态保护发展的合肥,围绕生态环境修复,将城市建设纳入自然和人文关怀之列,奋力把巢湖打造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数说

根据2020年度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及巢湖综合治理进展情况报告,合肥市生态状况总体呈改善趋势,生态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森林覆盖率达28.3%,森林蓄积量为906.3万立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城市绿地率为4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平方米;合肥市湿地保有量为11.82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75%以上。

幸福分红

打通“民心”

经济数据与幸福指数“心心相印”

从2020年12月18日召开民意座谈会,到2021年1月1日合肥实行免费停车时间由15分钟延长至30分钟,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合肥城泊倾力支持,加上市委市政府的“铁杆”后盾,让老百姓停车没有了后顾之忧。

这是民意呼声畅通无阻的结果,也是各方智慧的凝结,更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答卷。

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五,合肥推出了16条“一日游”精品线路,即开展为期5天的“过年留合肥·免费游合肥”活动,让广大市民过一个特别而又温馨的春节。在植物园门口干了10年的清洁工,没想到专门被邀请进来。以前回家才有年味,今年就地过年也春意满满……

全市医护人员、环卫工人、工业及建筑企业留肥员工、社区工作者、城市水电气热及公交等公共服务行业员工得到了专享服务,细微之处,满是对劳动者的尊重和褒奖。

改革发展的后半程就是要改到老百姓的内心深处,这是人心所向,是众望所归。打通“民心”,经济发展与百姓幸福指数“心心相印”,让每一个身处这座城市的人备感舒心。

■数说

今年一季度,全市财政民生支出264.9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近9成,达88.9%。

其中,教育支出54.3亿元,增长9.2%;科技支出25亿元,增长9.5%;文化旅游体育等支出1.5亿元,增长7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4亿元,增长1.6%;卫生健康39.2亿元,增长4.8%;住房保障9.2亿元,增长41.5%。

按照人均1000元标准,给符合条件的2.8万余名在肥外来务工人员发放“留肥工作红包”2729.85万元,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一季度,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01元,同比增长16.7%,两年平均增长9%,居全省第1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82元,增长16.7%,两年平均增长8.7%。策划:深一度工作室

采写: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畅 乐天茵子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

新闻推荐

裕溪河畔社区“上门帮办”养老资格认证

晨刊讯“夏爷爷,您看着我的手机摄像头,按我的提示做动作……现在开始,先眨一下眼睛、再慢慢地摇一下头……好嘞,夏爷爷,您的养...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合肥凭什么拿下 “长三角第一”? 8个小故事里,或许能找到答案!)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