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亚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我们铜陵数位老同志专程赴巢湖,兴致勃勃地观赏了“天下第一奇花”——银屏山白牡丹花。
巢湖滨南,有座名山,山上有块巨石,色如白银,形似花瓶,故名“银屏山”。斯山岩势如斧削,在高达四十多米的悬崖绝壁上,天赋生长着一株苍劲翠拔、千年野生的白牡丹花,因其奇特,蜚声海内外,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奇花”。
这株奇花,历史悠久。据《巢县县志》记载:唐代就有这株白牡丹。她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花龄,是中国野生牡丹之祖。她虽历经千年沧桑,但风采依旧,没有长粗,也没有变瘦,没有长高,也没有变矮。世间万物都有衰老病死,可这株白牡丹却永葆青春活力,天生丽质,亭亭玉立,千年一貌,岁岁谷雨三朝,吐蕊绽放,洛阳的姚黄、魏紫两种名贵的牡丹花,也不能同她媲美。
这株奇花,为谁所种?她的来历,历来众说纷纭:有科学家、植物学家认为:天空飞鸟无意中将嘴里衔食的牡丹种子丢下,落在此崖缝中,这粒种子居然有情发芽、生苗、开花。自古奇物多奇传,此花有许多神奇动人的传说故事,有的说她是牡丹仙子的化身;有的称她是仙人吕洞宾当年曾在银屏山仙人洞修炼时亲手栽下的仙花;更多的则是附丽着武则天贬降白牡丹的趣闻,据传武则天称帝后,为逞威仪,于冰天雪地的冬天,诏令后苑百花一夜盛开,以娱心目。众花不敢抗旨,纷纷开放,只有白牡丹不屈淫威,不改傲骨。武则天一怒之下,将白牡丹贬出后苑。白牡丹孤身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巢湖湖畔,见此地山清水秀,民风醇正,便择定银屏这孤峰绝壁,栖身安家,远离荣华富贵,独享清贫,自由生长,芳给世人。其精神何等可贵。
这株奇花,奇在她的顽强的生命力。牡丹本是“花中之王”,富贵之花,娇宠之物,对生长环境、土壤、湿度都非常苛求。这株牡丹,孤生悬崖绝壁石缝中,没有泥土,无人为她浇水、施肥,无人为她拔草、除虫,从来享受不到人的恩赐,而且还要同自然界的风霜雨雪、霹雳雷电作殊死抗争。常年如此,千年如此。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多么令人惊赞。
这株奇花,有神奇的灵气。巢湖人士言此花上知天文气象,下体世态炎凉,报丰兆吉,被民间奉为“气象花”、“神花”。人们可从这株奇花花开花谢时间的早迟、花开朵数的多少,预测当年年景的旱涝丰歉。花开三朵以下,且花期短,预兆当年干旱;花开七至九朵,且花期较长,预兆将有水灾;花开四朵,则四季风调雨顺;花开五朵,则五谷丰登;花开六朵,则六畜兴旺;花开十朵,且十朵同现于枝头,则是寓意社会海晏河清,国泰民安,符合百姓十全十美的心愿。喜看今年又是十朵同现枝头,预兆盛世全面深化改革之年特好年景。
银屏牡丹,天下奇绝,无不咏赞。《千年诗河》中,选入古今海内外咏颂这株神奇牡丹的诗、词、联就达208首(阕、副)之多。北宋大诗人欧阳修在滁州任刺史时,曾慕名来此观花,留下了“野鹤倦飞为伴侣,岩花含笑足勾留”的名句。清代诗人周人俊,更是唱出了“笑他仙境红尘扰,峭壁犹开富贵花”的赞歌。泰国游客王诚《赋国花牡丹》佳诗:“夙钦品格高天下,久负盛名重洛阳。”原安徽省领导张恺帆为其题字“银屏奇花”镌刻于花下石壁,并留下诗句:“姚黄魏紫寻常见,难得银屏白牡丹。”
新闻推荐
晨刊讯5月10日,巢湖市一名醉酒中年男子欲轻生。救援过程中,民警摔倒在泥潭中,但他没有放弃,最终将其成功救下。事发地位于巢...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