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广志细心照顾妻子□计淑萍 曹利芳 本刊记者 许庆勇 文/图
一对无依无靠的苦命人,20年前在村里好心人的牵线帮助下,喜结良缘。相亲相爱16年后,生活日渐窘迫,无钱无房,矛盾不断,选择分手。从此,无儿无女的两位老人形同陌路也无依无靠,先后住进敬老院。在敬老院工作人员和村干部的一再撮合下,李来香和谢广志消除隔阂,最终破镜重圆。7月17日傍晚,在肥东县牌坊回族满族乡敬老院里,记者看见62岁的李来香挽着73岁的老伴谢广志,正在敬老院里的菜园边慢慢溜达着……
两个无依无靠的人结合了
谢广志的家在肥东县牌坊回族满族乡许井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孤身一人的他只好在村里混生活,20多岁时,离开家,到合肥市打工养活自己,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只好做一些体力工作。“没有了爸妈,家里条件太差了,同村其他九个跟我一样大的朋友前前后后都结婚了,但我却根本找不到老婆。”
与谢广志同村的李来香8岁时父亲也过世了,李来香跟着母亲到宿州打工,稍微长大了一些,李来香做起了保姆,帮当地一些条件好的人家带孩子。在宿州一呆就是十几年,母亲在宿州去世之后,孤身一人的李来香也就回到了肥东县牌坊乡许井村。
此时,单身的谢广志已经55岁,而单身的李来香也有44岁,经过村里人的热心介绍,谢广志认识了李来香。看着李来香这样一个单身女人不容易,而且为人也很好,谢广志也就动心了。对于谢广志这样一个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的三好男人,李来香也是很满意的,于是在村里人的牵线帮助下,两人喜结良缘,过上了相亲相爱的夫妻生活。
争吵让夫妻俩成为陌路人
完婚后,开头十多年的日子,谢广志和李来香两人过得也是有滋有味,虽然无儿无女,但是两位老人相敬如宾,生活上也很舒心。
可是过日子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由于两个人年龄大了,挣钱的路子也少了,谢广志继续到合肥打工,帮人看工厂、做门卫,李来香在村子里给村民帮忙赚些小钱。
但是两个人经常为了生活上的意见不合开始发生争执。没钱、没房,生活困窘,成了两个人最根本的矛盾。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这样的日子慢慢变成了对两人的一种煎熬。最后俩人结束了这段婚姻。
年迈无依住进敬老院
2009年,57岁的李来香依旧住在搭建的小棚子里,但由于年龄大了,独立生活也渐渐困难。
当年11月份,肥东县牌坊回族满族乡敬老院了解到李来香的实际情况之后,将她接到了敬老院里进行了妥善安置,这样李来香的日常生活就有了依靠。慢慢地李来香也从以前的不幸婚姻中走了出来,与敬老院里的其他老人和睦相处。
由于李来香为人热心,经常帮助其他老人,也被她所在的老人组选为小组长,帮助管理和服务老人们的日常生活。
2011年,70岁的谢广志也因为身体健康原因不在合肥打工,回到了肥东县牌坊乡。在牌坊乡回族满族乡敬老院院长武建坤的帮助下,谢广志也住进了敬老院里。
此时谢广志已是古稀之年,而李来香也年近花甲。
考虑到谢广志和李来香曾是十多年的夫妻,敬老院院长武建坤想为两位老人重新牵起红线,便将两位老人的住房安排在同一层的两端,“这样一个既远又近的距离,就是想让他们俩先有个初步的接触,然后再冰释前嫌。”
多方撮合两人破镜重圆
谢广志和李来香的关系相对于其他孤寡老人而言在牌坊回族满族乡敬老院里是特殊的。自从谢广志住进敬老院之后,院长武建坤每天最操心的就是如何让这两位老人破镜重圆携手安度晚年。
由于李来香很愿意与谢广志重归于好,武建坤觉得只要能说通谢广志,这事就成功了。“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把他们村的村干部叫到敬老院里来,专门去做谢广志的思想工作,我和村干部跟谢广志说,以前你连房子都没有,人家一个女同志肯定会跟你唠唠叨叨,现在你们俩都住进敬老院了,住的问题解决了,敬老院也有食堂,也有洗衣房,吃的问题和洗衣问题都没有后顾之忧,人家女同志再也不会唠叨你了,你干嘛还那么倔啊。”
找准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谢广志也就欢天喜地地答应了。把两位老人思想工作做通之后,2011年10月份,敬老院方面专门为两位老人举办了复婚仪式,复婚那天,谢广志和李来香戴上了大红花,紧紧地坐在一起,照了一张今生的第一张合影。
举办完复婚仪式,敬老院方面为谢广志和李来香专门安排了一间房,将两位老人的生活用品搬了进去。去年李来香的肩膀得了风湿病,在县医院住了四十多天,谢广志每天在医院里服侍她,现在每天还坚持为她揉揉肩;今年上半年,谢广志因为心脏病和高血压也住院二十多天,李来香也在医院里守着谢广志寸步不离。
每天吃完晚饭,谢广志就会挽着李来香的手在敬老院里散步,两人并行走着,也让其他老人更是羡慕不已,“老伴啊,人生难得老来伴,我们再也不分开了!”
新闻推荐
□实习生 应婷婷 本刊记者 王峰 文/图炎炎夏日,酷暑难当,城市里的宠物都有着主人亲人般的呵护,而那些流浪在街头的“弃儿”该如何度过呢...
肥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