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民强(右一)资料图□实习生 陆慧本刊记者 王晓峰
“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尊老爱幼,孝顺父母”,这是徐民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任凭岁月变迁,也不会被人们所淡忘。在肥东县撮镇中学有一位73岁的退休教师徐民强,近半个世纪始终如一地孝顺岳母,在当地传为佳话。
一句承诺四十九年
1967年徐民强刚刚大学毕业,便迎娶了一位家庭条件并不殷实的农村姑娘,令很多人不解。而且他的岳父体弱多病,唯一的内弟还是双目失明的残疾人。对于自己的选择,徐民强坦言丝毫不后悔。由于两人学识、身份的差距,曾经有人预测这桩婚姻走不远,徐民强却说,“我爱她就能接受她的家庭,她家的一切事都由我扛起来!”
男子汉一句庄重承诺,四十九年矢志不渝。徐民强自娶了这位农村姑娘后,这些年不仅经常照顾妻子的家人,当小舅子和岳父相继去世,徐民强处理完丧事后立即把岳母接到身边生活。
学校曾分配给在校任职的徐民强一套公寓,但为岳母住得舒服,他放弃自己的高层楼房不住,租了学校里一处二层楼房。徐民强是个心细如发的大男人,原来因为一楼湿气大,老人受不了,三楼嫌高了,老人行动不便,而且二楼有一个阳台面对学校操场,老人可以没事的时候看看,徐民强说,“所在的二层楼房有一个七八米的走廊,能让岳母在小范围活动,岳母腿脚不方便,为防止她滑倒,家里面一直没有铺地板砖,并且各种凳子、床边、栏杆全部用棉布包起来,生怕老人碰伤。”
撰写新的“二十四孝”
为了让孝顺传统不仅在家庭,而且在周边及社会上形成风气,徐民强亲笔撰写了《新“二十四孝”细节说》,现已经发行了1200多本。
徐民强写这本书是有故事的。去年6月份,徐民强从撮镇老龄大学拿回一本古代“二十四孝”,里面讲了古代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他读了这个之后深有感触。认为这本书现在只能作参考,现实中根本就做不到,其中提到董永卖身葬父,不顾自己身心,用生命尽孝。“我们应该提倡智孝,摒弃愚孝,孝顺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时俱进!”徐民强说道。
徐民强根据自己读完古代“二十四孝”的心得,以及多年来自己的亲身经验和体会,撰写了新“二十四孝”,主要介绍了一些孝敬父母的细节,比如说为父母交电话费,这虽是一件很小的事,但他的初衷是想告诉别人,现代人尽孝道方式多种多样,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只要我们做我们力所能及的就可以了。“尽孝其实并不难,如果一百个人看过以后,有十个人能去做,并且能做到个一两条,我就心满意足了。”徐老师坦言。
孝顺家风代代传。徐民强不仅身体力行,并且在他的引领和教育下,儿子媳妇个个孝顺,连五岁的小孙女也知道端饭给老太太。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这本书的发行,已经开始在影响周围的人了,他提到曾有人因看了他的书,特地带着孩子老婆不远千里地去看望父母。“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希望书能够发行到省外去,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去影响更多的人!”徐民强说道。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强化村级“一事一议”项目资金管理,加强工程质量监督,规范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八斗镇多举措狠抓“一事一议”项目建设质量。在“一事一议”项目建设过程中,镇督查组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
肥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