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后,钟雅兰帮养父捶背。
每天,钟雅兰都要到池塘洗上一大篮子衣服。
钟雅兰在菜地里采摘西红柿。
一得空,钟雅兰就会坐下来温习功课。
中午时分,钟雅兰在择菜。□本刊记者 许庆勇 文/图
“我们有多少次,我们有多久,都没有去想起远在家乡的父母;他们默默无闻,默默奉献,他们无怨无悔,而我们又给了他们什么?我们原本可以使他们生活得更好,我们原本可以使他们生活得更幸福,而我们有吗?打开尘封已久的往事,感受柔软滚滚的情怀,唤醒你我那颗感恩的心”……
谁也不会料到,这首诗作者却是一位家住肥东县大魏村小毛村民组、年仅12岁的农村小女孩,肥东县尚真中学七年级的一名学生。
她的名字叫钟雅兰,一个曾被遗弃的女婴,一个与年迈养父、年过八旬的奶奶相依为命的少年,一个用稚嫩双肩担负起难以承受的生活重担的最美女孩。
2002年刚刚出生的钟雅兰,就被狠心的父母遗弃在村落的路边。打了一辈子光棍的钟志安,心生怜悯,把孩子抱回了家。这时的钟志安大字不识,只能在家务农,还要赡养年近七旬的母亲。在村邻的质疑下,他豁了出去,只要自己活着,就有孩子一口饭吃。他给孩子取名雅兰。从此,钟雅兰生活在这个特殊的家庭里。
随着小雅兰的渐渐长大,养父的担子越来越重,年纪大了做起农活来也力不从心。81岁的奶奶体弱多病,常年需要服药。全家收入,仅靠低保维持。在镇村和学校的帮助下,钟雅兰得以入学,顺利读到了初中。
和同龄的孩子相比,出生的苦难经历让钟雅兰比别的孩子显得更懂事、更成熟。在别的孩子还在父母的怀里撒娇时,她已学会了自己洗衣做饭、下地干活;如今她又用自己的稚嫩柔肩撑起一个家。上学住校期间,她总是将奶奶吃的药用小袋子分好15份,吃到她下次回家的时候。养父大字不识一个,她将水、电、气等日常电话写在小本子,标注图形。隔三岔五,她会用学校的电话,询问养父、奶奶在家里的情况。回家的日子,钟雅兰连走带跑,一到家看到养父、奶奶,心里才踏实下来。暑假的日子里,钟雅兰总忙个不停,洗衣做饭,喂奶奶吃药,帮养父捶背,抢着做力所能及的农活。照顾养父、奶奶成了她每天的功课,同时也成为钟雅兰最大的牵挂。
深知读书不易的钟雅兰,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做起作业一丝不苟,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她是个讨人喜欢、很懂事也很能干的女孩。能够坚强面对生活,值得大家学习。
说起女儿雅兰,养父钟志安满脸慈祥。他告诉记者,雅兰是个有点腼腆、内敛的小女孩,非常知道感恩的人,她对那些知道名字和不知道名字的帮助者都能牢记心里,期盼着有一天能回报。
新闻推荐
□本刊记者 赵杰20多年前,由黄宏、宋丹丹出演的小品《超生游击队》,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讲述了当时那个年代许多老百姓不顾计划生育政策、偷偷生娃的故事。该小品当时在群众中引...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