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游子通过报纸了解家乡变化
合肥各界对报纸充满期待□本刊记者 王晓峰 文/图
墨香能致远,佳语绘光辉。8月8日,由中共肥东县委与合肥报业传媒集团携手打造的《合肥晚报·肥东晨刊》正式创刊。这份焕然一新的报纸不仅在肥东当地引起广泛反响,在合肥同样引发轰动,社会各界人士纷纷给予祝福和建议。
纸墨间透着浓浓家乡味
“《合肥晚报·肥东晨刊》是我们这些肥东游子了解家乡的‘窗口\’!”在团市委办公室里,家住肥东县城的团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黄飞正在仔细阅读《合肥晚报·肥东晨刊》的创刊号。
“我印象中,过去的《肥东报》属于机关报,受众面很小,大多是政务信息摘要,阅读的兴趣也不是很浓。不久前,听说与合肥晚报联合推出了崭新的《合肥晚报·肥东晨刊》,我特地仔细地阅读了一番,感觉真的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黄飞坦言,如今的《合肥晚报·肥东晨刊》具有浓厚的都市报特色,版面焕然一新,封面海报化冲击力强,内容上更加贴近群众,令他对这份报纸充满了期待。同时,黄飞也给《肥东晨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多挖掘肥东的乡镇新闻,将各个乡镇的特色充分宣传出去,才是肥东的特色。”作为一名机关职员,黄飞更关注肥东的社会新闻,“可以多报道一些基层先进人物事迹,把现在的肥东变化宣传出去,让更多人认识肥东、了解肥东。”
合肥市排水监测中心主任马先发同样来自肥东梁园镇,看到《合肥晚报·肥东晨刊》他备感亲切。“翻开晨刊崭新的一页,在形式内容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非常喜欢现在的这份报纸。”
马先发是环境问题专家,对于《合肥晚报·肥东晨刊》他有着自己的期望。“我平时最关注环境综合治理问题,肥东是一座宜居的县级城市,我想更多地看到肥东社会、经济、环境治理等新闻报道,了解家乡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我相信《合肥晚报·肥东晨刊》是老百姓用得着的报纸。”
多贴近百姓未来更美好
阅读改变生活。如今,《合肥晚报·肥东晨刊》伴着一群年轻人的朝气和盛夏的气息,如约而至。无论是版式还是内容上的改变,都得到了合肥各界的肯定。
翻阅着手中的《合肥晚报·肥东晨刊》,安徽省体育局重竞技管理中心主任李家稳感慨万千。“这份报纸开创了一个新的模式,也让我们对肥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肥东历史悠久,体育文化氛围浓厚,全民健身运动更是红红火火开展起来。对此,李家稳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注重身体健康,体育健身备受关注。如今,各地流行跳广场舞,这是一个很好的契合点,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广场舞比赛,报纸起到带头宣传的作用,不仅能带动老百姓参与健身的积极性,还能展现肥东人的精神面貌。”
从事体育工作多年的李家稳,更关注肥东的民生工程建设,在他看来,这是老百姓最关心的大事。“在《肥东晨刊》上我看到很多关于民生工程建设的报道,让我很欣慰。民生工程是最贴近老百姓的惠民工程,老百姓想知道,我们同样想知道,我会持续关注《合肥晚报·肥东晨刊》,关注肥东的点滴变化。”
“《合肥晚报·肥东晨刊》是一份用心的报纸,每个热爱生活的人都会喜欢这份报纸。版面上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图样、一段段有用的信息,充分体现了晨刊的办报理念。”合肥工业大学教职工王苏凤对《合肥晚报·肥东晨刊》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王苏凤坦言,自己看报纸最关心身边发生的大事。“希望《合肥晚报·肥东晨刊》能够秉承精良的专业精神、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对社会负责、对读者负责,报道更加有影响力的事件,让我们对肥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新闻推荐
□本刊记者 赵杰20多年前,由黄宏、宋丹丹出演的小品《超生游击队》,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讲述了当时那个年代许多老百姓不顾计划生育政策、偷偷生娃的故事。该小品当时在群众中引...
肥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