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桢 本刊记者 王晓峰 文/图
他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也是一位江淮分水岭上质朴的汉子,他曾在自己所在的村担纲党支部书记一职,区划调整后,他甘心退到幕后,继续为地区平安创建奉献余热。无论在台前还是幕后,他依然秉承着对群众的无限深情,任劳任怨,不畏辛苦,为全村创建“平安村”充当“平安使者”的角色,他就是古城镇松王村平安创建志愿者代表的典范——魏邦贵。
面对纠纷 他化干戈为玉帛
提起魏邦贵,在4000余人的松王村内,可谓是家喻户晓,从年轻时期就成为杨桂村村两委成员算起,他已经在基层岗位上摸爬滚打近40个春秋,合并前的杨桂村地处江淮分水岭岭脊,缺水易旱,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穷争饿吵是少不了的,为此,他把平安创建、共建和谐邻里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走东家串西家,为邻里纠纷解难答疑,他凭借一身正气,化干戈为玉帛,让这个偏僻的村落成为群众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
一天深夜,英集村村民葛先奎与邻居谈增和因用水问题产生矛盾,双方剑拔弩张,加之一方人口较多,一旦发生争执,后果不堪设想。魏邦贵得知情况后,不顾天黑路滑,拄着一根棍子赶到事发现场。他的到来无疑给双方带来了缓和的时机。然而一时间,所有的矛头却都指向魏邦贵,只见他不偏不倚,在详细询问双方争执的经过并现场查看之后,果断地对当事人提出批评教育,并亲自为两户划定了用水区域。随后,他又把两位当事人请到自己家里交流谈心,指出两人存在矛盾的关键点,通过他耐心细致的说教,最终让两位现场握手言和。像这样白天连着黑夜解决邻里纠纷,在魏邦贵的工作中,早已数不清有多少次,难怪妻子这样评价他:“老魏呀,他可是咱们村里面的人”。
此话不假,在保证农村长治久安,维护和谐的平安创建上,魏邦贵认为自己就是“村子里的人”。村民杨志德和杨志和本是一对堂兄弟,但却为了宅基地闹起矛盾,魏邦贵问清原因后,主动提出帮助两家解决,可杨志德却认为魏邦贵和杨志和的关系不错,没有向着自己。于是,魏邦贵召集来村里一些德高望重的村民一起开会,会上,他让两户分别说明情况,然后交给大家评议,最终平息了两家矛盾。此后,杨志德逢人便说,老魏这人秉公办事,是个直性人。魏邦贵深知,解决群众基本生活问题,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是才是平安创建的关键所在。
排忧解难 “谁让我是村里人”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杨贵自然村的五保户杨士才突然感到身体不适,肚子越来越疼,额头满是豆大的汗珠,这让路过他家门口的魏邦贵感到情况不妙,他立即打电话叫来一辆车把老人送到古城医院,后因病情较重,他又亲自把老人送到肥东县人民医院急救。经过检查老人被确诊为肠穿孔,需马上手术。由于从家里来的时候走得太急,身上没带多少钱,夜里11点多魏邦贵拨通了他一位亲戚的电话,就这样帮助老人交了手术费用,最终老人成功手术,脱离了生命危险。事后,老人的家属拉着魏邦贵的手紧紧不放:“老魏呀,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这样操劳,我们平安幸福的生活里有你一份功劳呀!”
从2014年末到2015年,松王村历史上迎来一次土地流转的发展机遇,此时的魏邦贵更忙了,作为一名平安使者,他带领村委监督委全体成员深入农户家中和群众算细账,行走在田间地头为农户丈量土地,和深圳四季青公司对接业务,忙个不停。
村民王邦龙、王帮道等人因不清楚土地流转的操作流程,一时间,抵触情绪较大,工作陷入僵局。又是魏邦贵的出面,和不明情况的群众讲事实、摆道理,并带领他们前往周边成功实施土地流转的村组进行实地查看、了解,最终解开王邦龙等人的心结,一期4000多亩农田顺利实现流转,群众的口袋人均增加300元。“下一步,我们还将和附近的村进行联合,进一步扩大土地的流转规模,让更多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村民们从土地流转中解放出来,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为和谐平安的新松王村注入新希望”。望着老伴说出的话语,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老魏,身体可不能垮呀,你少做一点不行吗?”魏邦贵的回答风趣而坦诚:“谁让我是村里人呢!”
新闻推荐
今年5月30日,城东市场监管所接到新城派出所电话,称在店埠镇合浦一加油点存在安全隐患。该所执法人员立即会同新城派出所驱车赶往合浦。经现场检查,当事人未取得成品油经营许可证,也...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