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肥东县将紧扣合肥主城区这一定位,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开放合作水平,积极参与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构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该县深入实施“通达工程”,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推进区域交通综合化,全力以赴保障国家和省市重点道路工程建设,合宁高铁、合福高铁、合肥高铁南环线顺利建成,合六高速、合宁高速四改八、合店路、合马路、繁华大道、环巢湖大道建成通车。配合市里正在实施店忠路(新合马路至长临段)改建、店埠河航道整治、瑶岗路等交通重点工程。不断完善路网结构,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全县公路总里程已达3570公里(不含城市道路),其中高速公路107.1公里,省道93公里,重要县道137.6公里,一般县道352.2公里,乡村公路2880公里,公路密度达161.5公里/百平方公里,形成了以国省道为主骨架,县乡公路与主骨架配合,干支相连、四通八达、村村相通的格局,为该县融入“一带一路”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打造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主载体
进一步优化开发园区空间布局,引导产业升级,推进集约节约发展,积极推进肥东经开区、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东城新市镇三区协同发展,店埠镇、撮镇镇、桥头集镇三镇融合发展,成立了“三区协同、三镇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启动编制“三区三镇”融合发展规划,着力将三区三镇打造成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主载体。2014年,肥东经济开发区扩区规划获省政府批准,面积由7平方公里扩大至14.26平方公里;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被列为“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8条道路建成通车,入驻亿元以上项目48个,总投资156亿元;东城新市镇6条主干道路顺利建成,通车里程达10公里,马桥河综合治理工程、和睦湖公园即将竣工,新城区轮廓初步显现。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集聚发展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家用电器等六大产业,引导企业升级改造,加大科研投入、引进和使用先进设备与先进工艺,提升核心竞争力,2014年全县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累计达350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规划建设合肥智能产业化基地,正加紧推进先期2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平台建设,着力引进一批国际国内最先进的新材料、数控机床、刀刃模具等产业项目入驻,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增加到57家。
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
建立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全力做好外派劳务服务,建立出国劳务人员信息库,加强外派劳务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外派劳务人员技能和素质,推动外派劳务工作健康稳健发展。积极推进外派劳务对接,与大连、青岛、南通等外经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积极引导中国建筑总公司、上海建工集团、上海外经公司、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等有资质的外派劳务经营企业来肥东举办外派劳务对接会,拓宽外派劳务人员务工渠道。组织和引导该县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积极开拓东南亚、非洲等国际市场,扩大业务规模,促进更多企业“走出去”。同时充分发挥肥东建筑之乡的优势,鼓励引导在外务工人员在外创业。
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
加大重点进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优化对重点出口企业的服务,鼓励企业开展产品国际认证、商标国际注册和境外专利申请等,推动出口企业加强品牌建设,积极打造凯利粮油、佳宝玩具等我县特色品牌。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展会,鼓励企业在境外开展产品促销活动,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多次组织中南光电、佳宝玩具、真心食品、凯利粮油、合矿机械等外贸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中博会、西博会等展会活动,有力拓展了国际市场。2014年共申报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项目31个,争取项目资金164.7万元。积极培育壮大外贸主体,促进对外贸易提质增效升级,积极为企业争取上级扶持资金,支持企业“走出去”。2014年共为外贸企业争取外贸奖励资金达308.9万。
本刊记者 李丽娟 殷芳 文/图
新闻推荐
桥头集镇梅山村在新常态下,着力营造计生工作环境,以计生惠民为抓手,以健康关怀、教育关爱、文明倡导、福利保障、扶助帮困、均等服务为重点,积极转变服务方式,开展了“五上门”服务活动,使计生...
肥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