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站利用文化惠民工程举办快乐周末文艺演出
○文化站公共文化场馆开放
○邀请专业人士对镇舞蹈团体培训
○利用文化站公共文化场馆开放进行民生工程宣讲
○农家书屋
○文化站公共文化场馆开放“周三考完试我就天天泡在镇文化站里,不但可以看到全新的儿童读物,而且可以打乒乓球、登跑步机,在这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增长见识,而且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还能结识同伴、相互促进。”正在看书的肥东县桥头集镇中心学校三年级学生杜惠阳同学高兴地说。
随着暑假来临,孩子们即将离开校园返回家中,针对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较多的现实情况,为让这些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充实、安全、有意义的暑假,桥头集镇党委、政府高度关注留守儿童,精心组织、提前谋划,镇综合文化站结合公共文化场馆开放这一民生工程,每天免费为留守儿童开放,做到全天候、全方位、全时段开放。特别是节假日,该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牺牲休息时间,让孩子们在文化站里度暑假,轻松快乐学知识,将镇综合文化站打造成为孩子们知识的海洋、学习的乐园和成长的家园。“为弘扬‘全民阅读、书香社会\’精神,今年我站购买了各类儿童益智图书1000余册,通过免费开放等举措,培养了留守儿童的阅读兴趣,养成‘好读书、爱惜书、读好书\’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润物无声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挖掘潜能,提升创造热情,激发创新活力。”该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张华表示,“要让留守儿童在阅读中快乐,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
高三毕业生刘惠,父母常年在北京务工,用勤劳的双手托举整个家庭的幸福。刘惠是个懂事的孩子,学习成绩在班级一直名列前茅,今年高考成绩超过一本分数线30多分,为准确地填报志愿,这两天来到镇综合文化站电子阅览室,查阅相关大学录取分数线的历年排位。“我经常到这里来上网查阅资料,网速快,环境也好。”她指着面前的电脑说。随着社会网络化、信息化步伐不断加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迅速发展,该镇依托镇综合文化站,积极实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免费向社会开放。该镇公共电子阅览室占地面积40平方米,拥有12台电脑,并且安装了空调,满足了留守儿童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广大留守儿童可以在电子阅览室免费上网浏览新闻、网页、查阅知识等,切实发挥了电子阅览室服务社会大众的作用。
近年来,桥头集镇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场馆开放这一民生工程,该镇综合文化站自2008年建成并免费开放以来,不断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还进一步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实现了全镇19个村(社区)农家书屋全覆盖。“镇综合文化站通过易于接受的方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让留守儿童感知‘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的源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大智慧,播下阅读的种子,收获的是精彩人生,成就的是圆梦中华。充分发挥综合文化站民生工程辐射和带动作用,让惠民文化的春雨润泽每一位孩子,我们义不容辞。”该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张华如是说。
阚建伟 骆启权 本刊记者 李丽娟 文/图
新闻推荐
省农机局、财政厅下达我县2015年第二批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72万元。根据第一批补贴资金使用情况,经县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第二批补贴资金用于动力机械和收获机械的购置补贴,其...
肥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