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肥东新闻 > 正文

跳起秧歌嗨翻天肥东县举办首届老年人全国第六套健身秧歌比赛

来源:肥东晨刊 2015-07-03 18:32   https://www.yybnet.net/

6月29日,由肥东老年大学主办,肥东县老年人体育协会承办,肥东县首届全国第六套健身秧歌比赛在肥东老年大学举行。此次比赛来自全县各乡镇及部分社区,共19支代表队参赛,人数达300多人,比赛因重在参与,只设优胜奖和优秀奖。此次比赛是该县老年大学、县老体协继2013年健身球、柔力球比赛,2014年广场舞比赛后第三次举办全县规模的赛事活动,旨在推动全县中老年人健身娱乐活动,让全县中老年人更多地了解新型娱乐健身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肥东县中老年人体育健身水平。

虽然肥东县首届老年人全国第六套健身秧歌比赛都是规定动作,但来自全县各乡镇的19个秧歌队各显神通,通过服装、道具、头饰、队形变化等手段,扭出了汗水、扭出了精神、扭出了水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秧歌历史悠久,进入艺术体育领域后,获得了中老年人的青睐,全县多个晨晚练点几乎都能看到秧歌的身影。县老体协为了更好地在全县推广新型、易于被中老年人接受的健身项目,在比赛的前一年还举办全县乡镇和社区骨干参加的培训活动,让骨干成为新“种子”,在全县生根发芽,带动该县中老年人体育健身水平更好更快发展。

本刊记者  李丽娟  文/图

■小资料

秧歌——中国民间艺术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历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介绍的民间舞队中就有“村田乐”的记载,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中明文记载了现存秧歌与宋代“村田乐”的源流关系。2006年5月20日,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延伸阅读

秧歌在中国已有千年的历史,明清之际达到了鼎盛期。清代吴锡麟《新年杂咏抄》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秧歌”的起源,汉族民间有一种说法是古代农民在插秧、拔秧等农事劳动过程中,为了减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之苦,所以唱歌曲,渐渐就形成了秧歌;民间的另一种传说是“秧歌”起源于抗洪斗争。古代黄河岸边的百姓,为了生存,奋力抗洪,最后,取得胜利,大家高兴地拿起抗洪的工具当道具,唱起来,跳起来,抒发高兴的心情,随着参加人数的增多,有了舞蹈动作和舞蹈组合,逐渐就形成了秧歌。民间第三种说法根据《延安府志》记有“春闹社,俗名秧歌”,可见秧歌可能源于社日祭祀土地爷的活动。现各地的秧歌一般以秧歌舞队为主要形态,舞队人数少则十数人,多时达上百人,既有集体舞,也有双人舞、三人舞等多种表演形式,根据角色的需要手持相应的手绢、伞、棒、鼓、钱鞭等道具,在锣鼓、唢呐等吹打乐器的伴奏下尽情舞蹈。各地秧歌的舞法、动作和风格各不相同,有的威武雄浑,有的柔美俏丽,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新闻推荐

八斗镇:认领小心愿,温暖孩童心

  7月1日,一群头戴小红帽的年轻志愿者,提着各种各样的礼物走进了八斗镇百汇教育辅导托管中心。托管中心的孩子们坐在座位上,一个个睁大眼睛,翘首期盼着心里的小愿望能早点实现。...

肥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跳起秧歌嗨翻天肥东县举办首届老年人全国第六套健身秧歌比赛)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