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特06版)
全力打造特色小镇
等高对接、融合发展,就要城乡统筹,改革创新,激活发展新空间。“肥东农村还有几十万人口,有广大的空间,这个广大的空间是肥东未来最大的财富。”耿延强表示,肥东县将按照城乡统筹、市县统筹的思路,加快农业、农村、农民的改革创新。“根据主城区的定位,我们的农业将不是过去传统意义的农业,而是直接面向城市消费需求的精准型、科技型、都市型农业;我们的农村也不是过去传统意义的自然村,而是配套齐全、功能完备、交通便利、风景如画的新农村和新社区;我们的农民更不是传统意义的农民,而是从事现代农业的产业工人和创业先锋。”对于未来的都市“新农村”,耿延强作了这样一番描绘。
耿延强表示,围绕这一目标,肥东县将推动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按照“市场化、科技化、标准化、生态化”的要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肥东县将从升级农业产业入手,大力发展经果林业、休闲观光农业、体验采摘农业等特色产业,培育更多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
未来,肥东将推动传统农村向美丽乡村和新社区转变。具体来说,将进一步加大土地增减挂、整村推进力度,加快推进“美丽乡村中心村”三年行动计划和美丽乡镇规划建设,促进人口、资源、公共设施向中心村、小城镇集中。
同时,将加快推动传统农民向新市民转变。耿延强表示,将在户籍登记、社保衔接、子女就学、优抚安置等方面,为进城落户人员提供便利。同时,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力度,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全心全意改善民生
等高对接、融合发展,就要民生至上,补足短板,争创发展新优势。今年1~8月份,肥东县的财政收入已经突破30个亿,增长25.9%;肥东县每年投入民生工程达到11.8亿,年均增长36.5%。耿延强说,要按照城市主城区的标准,更多地思考教育规划、医疗资源布局、社区建设管理、公共文化服务以及水电路气、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
耿延强表示,肥东县将围绕建设智慧城市、精品城市、节能城市、人文城市,按照未来城市建成区面积75平方公里、75万人的规模,提前预留好配套设施空间。他表示,肥东县将加大城乡电网、自来水管网、公共交通网的规划、建设、改造、升级力度,让群众用上稳压电、喝上干净水、坐上舒适车。“教育一直是肥东的一大特色品牌,也是肥东的底蕴优势所在。要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和期盼,以打造‘安徽教育第一强县\’为目标,大办教育、办好教育,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耿延强表示,将针对当前城区教育资源紧张的现状,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合理布局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加快肥东二中、城关中学、实验小学、育红小学、城关小学改扩建和经开区新建小学步伐,实施名校、名师、名班主任培育计划,打响擦亮“学在肥东”的金字招牌。
全面从严治党
“等高对接、融合发展,就要全面从严治党,锻炼干部队伍,汇聚发展新合力。”耿延强说。肥东将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把干部队伍建设好、把基层组织作用发挥好、把政治生态营造好,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一手抓机关效能革命,鼓励各级干部争做立说立行的执行派,保持肥东政治上的山清水秀。
实习生李伟豪记者武鹏
■数说亮点
30
今年1~8月份,肥东县的财政收入已经突破30亿
11.8
肥东县每年投入民生工程达11.8亿
新闻推荐
省城轨道4、5号线“前进一大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省发改委批复 该市第三轮轨道交通建设涉及8条线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省发改委批复 该市第三轮轨道交通建设涉及8条线
肥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