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和丈夫汪本忠都是扎根农业技术推广一线的技术人员。20多年来,夫妻俩用勤劳朴实、宽容无私的奉献精神,立足基层,服务“三农”,搭建起和谐美满的小家。
1989年,刘霞从巢湖农校毕业,选择到肥东县“大西北”——白龙区农技站工作。其间有人劝她转行到行政部门,被婉言谢绝。2011年,店埠区域站作为肥东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试点单位,刘霞自荐继续当站长,带领同事全身心开展基层农技推广服务。
为尽快扭转农技站人员多年未从事一线技术指导与服务的困境,刘霞主动带头下基层,到乡镇开展实地调研,加强与乡镇干部和群众的交流,并每天安排一名技术人员“坐诊”,接受群众来访和电话咨询,认真解答群众的技术难题。2015年,店埠农技推广区域中心站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五星乡镇农技推广机构”。
工作中爱岗敬业,生活中的刘霞家庭也十分幸福。多年来,刘霞和爱人不断自我加压。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夫妇俩感觉到知识的匮乏,于是,一起用五年半的业余时间,先后参加安徽农业大学农学大专班和本科班进修。
刘霞和爱人在家中都排行老大,俗语说,“一个家庭富不富,就看大儿大媳妇”,他俩身体力行,为弟弟妹妹们做榜样。公公婆婆年龄大了,刘霞和爱人把城里的房子装修一新,将两位老人家接到身边,一方面便于照顾,同时也让老人安享晚年。
2006年,婆婆生病住院,刘霞细致入微地照顾。“每天一下班就去菜市场买最新鲜的菜,做好送到医院,同病房的人都以为我是婆婆的女儿。”刘霞的婆婆每年都要住院7到8次,刘霞和爱人每次都悉心照顾,直到2014年夏天去世,婆婆在弥留之际还拉着刘霞的手说:“我不是怕死,主要是你们太孝顺了,我舍不得丢下你们。”
·本报记者 赵俊松·
新闻推荐
今年,肥东县店埠镇计划完成改厕1600户,为确保任务全面完成,该镇坚持“四个结合”推动工作有效开展。一是坚持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紧紧围绕生态宜居关键点,将农村改厕工作纳入乡村振兴规划方案...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