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会大幕拉开,肥东再次闪耀舞台,成为世界焦点。投资达35亿元的肥东县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将作为合肥市高质量的138个重大项目之一,在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和2018国际徽商大会上进行集中签约。近年来,肥东立足制造业强县的发展方向,初步形成了农副食品、家用电器、钢材深加工、起重机械等产业集群,被评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单位”。肥东县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集约发展为导向、科技进步为支撑、创业创新为动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制造强县”战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制造业和服务业互动发展,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一座活力之城、创新之城正在加速崛起。
智能停车设备制造产业占据全省半壁江山
在肥东经济开发区,聚集着安徽乐库智能停车设备、华星智能停车设备、春华智能停车设备、巍华智能停车设备等多家生产智能停车设备的企业。一座25层垂直升降类停车设备,占地面积仅相当于3个车位大小,但能同时停放50辆车,极大地节约了用地,适合城市繁华区域和大型商场等场所。据介绍,肥东经济开发区围绕智能停车设备制造业,发展了7个停车设备生产企业,占全省这一行业的半壁江山。其中,安徽乐库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可年生产4万个车位,年销售额达1.5亿元。
不仅仅是智能停车设备,目前肥东经济开发区不断围绕乘用车、商用车延伸产业链,扩大产品链,先后引进整车和配套型企业50多个,其中相关产业链的规上工业企业达29个。
值得一说的是,肥东经济开发区正青春,今年才满16岁。开发区于2002年9月启动建设,2005年经安徽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13年12月省政府批复肥东经济开发区由原来的7平方公里扩大至14.26平方公里(至2020年)。截至目前,园区建成面积已达16平方公里。开发区升级国家级开发区工作目前已经安徽省政府批准,上报国务院,进入培育期。
肥东经济开发区目前已形成以绿色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装备制造、智能家电制造为支柱的先进制造业发展体系。据统计,2017年,肥东经开区实现园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8%,经营收入同比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2%,新注册落户企业达272户。一座筑巢引商的产业新城正款款走来……
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打造特色鲜明的生态型工业园区
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于2006年3月1日启动建设,位于省会合肥市东部,是合肥市东部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合肥长三角城市群世界级副中心的重要产业基地。园区先后获得“安徽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开发区”、“第五批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皖江新材料产业基地”等荣誉。“十三五”以来,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以“1521”战略为统领,以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引进企业分布状况为依据,把握扩容升级契机,因地制宜,打造活力、动力、实力一流的开发园区。
如今,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新材料产业基础厚实。截至2017年,园区引进新材料产业项目45个,占入园项目总数的47.3%;新材料产业规上企业达到19家,在建新材料重点项目总投资131亿元,达产后可新增年产值200亿元。同时,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初具雏形。一方面利用现有中铁23局、24局等产业基础,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大型工程机械、新型环保设备及基础部件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另一方面规划4.5平方公里智能化产业基地,重点推进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等项目,与中国航天合作发展军民融合项目。
到2017年底,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入园企业132家,已投产规上企业30家。预计到2020年,规上企业产值超500亿元,实体企业税收超10亿元,工业经济主战场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合肥上海“双城合作”打造产业新园区
今年4月底,由中国机器人网主办的“中国机器人企业领袖闭门会议—肥东夜话”在上海市召开。这次会上,总投资150亿元的华夏幸福机器人小镇落户肥东县合肥上海产业园,该项目由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开发建设运营,致力打造“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机器人小镇。
下一步肥东县将重点围绕机器人及相关产业链发展,做好机器人产业引导基金、金融服务平台、中试检测中心、企业服务中心、展示交易平台、教育培训基地、行业论坛会场等服务配套建设,在小镇宜居、宜业、宜游、花园式主题的生态底板上做足功夫;同时,瞄准“安徽综合应用机器人先锋、国家先进智能制造业基石”的目标定位,打造百亿级机器人产业集群,为合肥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制造强市作出贡献。
稍早前的2月,合肥上海产业园与上海保税区域协会签订合作协议。同时签订绿地健康城、中国燃气多能互补综合能源供应项目等项目入园协议,累计总投资超过200亿元。
作为全省唯一以商贸物流业为主导产业的省级开发区、全国首批“示范物流园区”、合肥上海“双城合作”的重要平台,合肥上海产业园正借力“双城合作”,复制上海莘庄工业区的成功经验,学习上海自贸区的管理理念,以期未来建成全国性综合商贸物流中心、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跨省双城合作示范园区。
对标“中国制造2025”建设“产业强县”
近年来,肥东县积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加速制造业结构优化,助力实体经济迈向中高端。肥东县启动实施以数据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为载体的“万千百”创新工程,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从基础应用、单项应用向集成应用、创新应用、产业链协同应用转变。截至2017年,肥东县共有2家“智能工厂”和34个“数字化车间”获得市级认定,8家企业获得国家级及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
值得关注的是,在政策层面,肥东县去年出台《肥东县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行动计划》,对标“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进肥东县工业“传统产业高端化、优势产业集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生产制造智能化、企业发展常态化”,建设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及绿色食品制造产业等生产基地,以先进制造业发展为核心,建设“产业强县”,打造大富美强的现代化东部新城。
2017年,肥东县列入“中国制造2025”亿元以上49个重点项目,均已按计划开工建设,其中中聚合臣、广源科技、金阳环保、精度光学、新希望乳业等重点项目均已进入投产或试运行阶段,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日趋壮大。一座活力之城、创新之城正在加速崛起。
东宣记者武鹏
新闻推荐
合肥市教育局解答今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报名常见问题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