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境贫穷上不起学外出打工,到返乡创业率先脱贫致富……短短的10年间,对于家住肥东县响导乡宋盛村的90后农家小伙司武强来说,简直像做梦一样。
1993出生的司武强,家乡位于江淮分水岭岭脊,十年九旱,贫穷是这里的代名词。 16岁那年,刚刚初中毕业的他被迫放弃学业,来到河北省的一家工地打工,之后学会挖掘机技术,一干就是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河北当地养殖鸵鸟可以致富的消息,不禁砰然心动。
2013年,司武强不顾工地老板的高新挽留,用自己仅有的4200元钱,从河北买了6只小驼鸟,毅然回到老家,开始自己的创业生涯。经过一年的精心照料,鸵鸟长到150斤,让他满怀信心。第二年,他一口气又买了几十只驼鸟,一边饲养一边进行繁殖。小鸟长大成熟后出售,剩下的驼鸟再繁殖……几年下来,司武强的“驼鸟王国”形成了良性循环。
如今,司武强的鸵鸟特种珍禽基地规模逐渐壮大,基地珍禽家族也添丁进口,形成以鸵鸟、黑天鹅、大雁、珍珠鸡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其中鸵鸟养殖达到100只。司武强介绍说,一只成年的鸵鸟可卖到4000元至10000元左右,而且市场供不应求,主要销往南京、上海、浙江等地,每年销售100多万元,纯利达60多万元。
经过4年多的摸索后,司武强迎来了他收获的季节,走上了脱贫致富路。而此时的司武强,却没有丝毫满足,心中酝酿着一个更大的梦想。司武强说,鸵鸟一般不会生病,好养,不费工。他希望以基地发展为纽带,吸引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加入到饲养鸵鸟的行列里来。他为农户提供幼鸟,免费提供技术指导,按照市场价格收购,帮助农户共同脱贫致富。特约摄影许庆勇
本报记者袁家权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9月5日,垣曲县县委副书记尚玉良、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卫鹏以及相关单位组成的山西省垣曲县党政代表团来肥东县考察学...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