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肥东新闻 > 正文

群山环抱 包氏宗祠

来源:江淮晨报 2018-09-09 01:01   https://www.yybnet.net/

一对松柏屹立在大门两旁。 每天来包氏宗祠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长满青苔的地砖,经过了多少风风雨雨。 祠堂外的影壁。 时常一些附近居民来此纳凉。 包拯家训。

车在群山环抱之中奔驰,于一处高速公路旁,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映入我们眼帘,这里是包拯出生地——肥东县包公镇的包氏宗祠。日前,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来到这里,在美丽的小河边,杨柳轻拂,在柳树之间,能看到一个个廉政公益广告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者自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一处处让人警醒的公益广告,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包青天“廉”的真谛。

据介绍,肥东历史上祠堂甚多,保留下来的也不少,最著名的要数包氏宗祠了。包氏宗祠原建于宋代,早已毁坏,现存之祠为清光绪年间重修。祠门向北,不同于一般祠门朝南开。相传奸臣诬告包拯图谋不轨,拯为表白忠心,特将祠门北开,以示“子子孙孙永不面南”。

包氏宗祠后来一度做了村里的小学,但里面的布置摆设基本没有变动。

走进宗祠内,包氏宗祠规模不算大,前后两进,每进三间,中间有天井院落分割大殿和前厅。正殿内塑有包拯坐像,王朝、马汉分列左右。正殿中间摆放着供台、香炉等祭祀用品。前厅左墙壁上有石刻《包拯家训》、石刻包拯像镶嵌在西墙壁上,与现在合肥市区内包河“包公祠”正殿石刻像是一致的。几十册《包氏宗谱》也陈列于宗祠内。

如今,在包公镇的小包村,至今尚有花园井、荷花塘、凤凰桥、衣胞地等古遗址,传说中的“九墩十三包”在附近山坡上清晰可见;位于大包村的包氏宗祠,至今仍保持原有形态。目前,大包村、小包村尚聚集有包公后裔两三千人。

“肥东县包公镇龙山、虎山地区是包拯文化的源,是包拯从生到死,从身体到灵魂的归属。是包公文化的‘源头\’,也是新的交通网络结构中,合肥包公文化的对外‘窗口\’。”包公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希望更多的市民来了解包公文化,真正把“廉洁奉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精神落实到生活中,让生活越来越美好。

晨报记者 王刚/文 庄道龙/摄

通讯员 黄燕飞

新闻推荐

凌云在走访慰问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时强调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探索合作办学路径 推动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本报讯在第34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昨日上午,市长凌云赴肥东县、新站高新区走访调研中小学及幼儿园,向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肥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群山环抱 包氏宗祠)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