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进行时
○拆除后的村庄
○拆迁现场
○群众鼎力支持
○加班签协议赶进度
○山水大道施工现场
○深入一线指导
○夕阳下的废墟在店埠镇建设社区的征迁一线,夕阳西下,大地洒满余晖,被拆除后村庄的废墟尽管散乱,但同时又透着新生的力量。连日来,静谧的建设社区时时传来达达的机器轰鸣声,在挖机、挂车等大型机械的勤勉作业下,破旧的村庄一点点消失,山水的美景越来越纯粹。零星破旧的农舍拆除过后,这里将更衬天之蓝树之绿,尽显文化山水的美景。未来,当宽阔靓丽的旅游公路从这里纵贯而过,古老的山水与现代的文明碰撞,将激荡起旅游的新浪潮,奏响发展的新乐章。
10月25日,建设社区沃树老村庄房屋全部拆除,至此,该项目涉及的171个拆迁户的房屋已拆除165户,仅剩6户未拆除。从10月2日召开动员会以来,文化山水大道拓宽改造征迁项目一直在刷新着“店埠速度”,在至今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该项目一次次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10月29日,项目交钥匙率100%,签协议率、拆除率都达到了97%以上,三个“百分之百”的目标指日可待。
项目组长史文浩告诉宣传组,山水大道项目之所以进展迅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拆迁政策好,项目建设有利于当地的旅游发展,群众支持度高;二是镇、社区干部全力付出,合作无间,工作效率高;三是建设社区群众基础好,群众信任度高,对于一些心怀顾虑或不舍的群众,社区干部能够在短时间内做通工作,确保征迁进度。
位于建设社区石长路(即将建设拓宽的山水大道)沿线的程永忠户,父子三人于数年前才新建了一栋小洋楼,当拆迁的消息传来的时候,他们首先感到的就是不舍。坐落在路边的这座小洋楼,四间上下两层结构,总共两三百平米的面积,墙面贴着漂亮的瓷砖,楼顶盖着闪亮的琉璃瓦,楼前还有平整宽阔的空地,这房子对程静、程俊兄弟两个家庭来说既美观又实用。
面对征迁队员上门宣传政策,程氏父子三人极度抵触,“这是我们几代人的努力,你们拆迁就是要破坏我们几代人的幸福!”得知程家情况的社区干部,从项目启动之初,就一直很关注他们的情况,社区主任黄玉龙常上门去看望程永忠,常和他们的家人拉家常,一来二往,程家人逐渐知晓了项目拆迁的政策,也逐渐理解了征迁工作人员的不易。为了说通程氏父子,黄玉龙带着社区干部和征迁队员,几乎要踏破了程家的门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设身处地站在程家人的角度为他们考虑,帮他们算“经济账”。在社区干部的耐心劝说下,父子三人终于放下了感情的包袱,敞开心胸做起了今后的长远打算,最终带着希望和笑容签下了拆迁协议,也坦然地接受了房屋被拆除的现实。
黄玉龙说,为了这个项目,社区干部和征迁工作人员已经没有“下班”的概念,每天都扑在项目上,深入群众当中。尽管征迁进展很顺利,但工作量依然不小,171户的拆迁项目,总共只有6个征迁队员加上6个社区工作人员配合,特别是第二小组,小组长程波和刘艳二人负责79户的征迁任务,光签协议就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宣传组每次到社区,总能在社区会议室里看见程波和刘艳的身影,他们的办公桌上总是铺满了材料,他们的手总是飞快地按着计算器,抑或拿笔刷刷地填着各种数据。程波笑说,“最近老是坐办公室签协议,拿笔拿得手指都生老茧了!”截至目前,程波组还剩3户未签协议。
10月28日星期天,镇主要负责人深入建设社区项目一线视察征迁进展情况,视察中对项目组的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要求项目工作人员自我加压,提高要求,保证项目不遗留,保证拆迁无纠纷,确保该项目100%高质量完成。
当店埠镇建设社区征迁项目进入扫尾之时,山水大道桥头集镇部分路段已经开始建设施工了。文化山水大道拓宽项目(枣巷至长临河段)途经店埠镇、桥头集镇,全长17.68千米,道路设计路基宽度17米,路面宽度14米。文化山水大道拓宽项目建成后,将融合周边景观和山水生态形成特色景观长廊带,为东部增添南北通道的同时,给肥东地方经济带来极大发展空间。
店文本刊记者王凤莲文/图
新闻推荐
为全面实现各项创建目标,在文明创建工作中贡献力量,肥东县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紧紧围绕创建文明县城的要求和整...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