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增速
○抓项目发展
○电商扶贫
○加大农业经济2018年以来,肥东县紧紧围绕“千亿GDP、百亿财政收入”的目标,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凝心聚力、奋勇拼搏。全面深化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领域改革,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各项经济体制之间的衔接,更加协调顺畅,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
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走集约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新路,推动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制订肥东县支持自主创新政策实施细则,支持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及时兑付2017年度自主创新支持资金1163万元。推荐企业申报市“借转补”项目。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目前,全县已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家;加大对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双创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合肥国家大学园肥东分园”挂牌运营、入孵企业达40余家,新安(肥东)双创产业园投入使用,省级“前能众创空间”正在申报国家级。推进科技企业创新培育,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先后两批组织41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发展靠项目,项目抓投资,坚持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当前经济发展工作重中之重。制定“大新专”项目投资计划,加大重点项目督查,聚焦破解难题,推进项目建设。1-9月,432个县“大新专”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79.0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8.1%。累计组织申报“三重一创”新建5亿元项目2个,“三重一创”高新技术企业5个。组织推荐华星智能停车公司,申报2018年省高技术产业化项目,5家企业申报智能制造领域国家资金储备项目,光阵光电等6家公司申报2018年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资金支持项目。聚焦项目储备、把握产业方向,在加大项目引进上下功夫,重点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央企和上市公司,引进和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增强发展后劲。累计引进工业大项目3个、农业大项目1个。聚焦重点板块,促进投资提升,加快重点干道建设,S260新蚌埠路开工,合宁、合芜、明巢高速加快建设,魏武路肥东段、包公大道东延等市政干道建成通车,合马路、站北路升级改造,高速梁园道口投入使用,打造“三环十射”大交通框架。
围绕合肥“13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坚持统筹规划、等高对接、多规合一,全方位拉开肥东城市发展框架,拉近与合肥主城区的距离。积极争取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工程开工建设,加快6号线前期工作和合宁、合芜高速改扩建建设。全面加快规划博物馆、大剧院文化馆、图书馆、市民中心等项目进度,加大重点项目征拆迁保障和建设调度、督查力度。完成景民游园四期建设工程和定光河两岸景观提升工程,做好老街(大众巷、安美街)与周边环境提升改造及停车场建设工程进度。加快推进租赁住房试点工作;加快经营性用地上市,确保完成1000亩年度计划。持续推进“两治三改”,全面落实并完善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联动机制。加大征迁安置力度,加快全县重点项目征迁工作,启动撮镇镇义和家园、瑶河家园、新安小区四期和店埠镇迎河家园、经开区晨光花园四期等安置房分配。
出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成立肥东县乡村振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立乡村振兴产业基金,建立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项目库,入库项目97个,计划投资200.6亿元。全面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承担国家级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县试点任务。
全县农业招商引资项目21个,总投资34.36亿元。全面完成2017年度9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和23个省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任务。制定《肥东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改厕11543户,安排7374万元专项资金用于9座污水处理厂、46座污水处理设施(其中17年15座,18年31座),确保年底全部完成。出台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工作方案,推进扶贫“十大工程”,落实财政扶贫资金22023万元,建设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29个,带动贫困村14个、贫困户4513户,贫困户带动比例达70%,全县1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并达省级标准。完成2015、2016年5个批次增减挂项目验收,加快实施2017年9个批次增减挂项目。编制2018年增减挂项目新增耕地方案。实施完成3300亩县级占补平衡项目。组织开展陈集镇大魏、八斗镇九店和塅谈村等2个市级土地整治项目验收。完成张集乡薛集、张集社区和响导乡宋盛等2个市级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确保1.5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验收。加快推进文化山水旅游公路、合马路整治示范工程、长黄路绿化工程,S227团结大道二期、G329合相路二期、S260新合蚌路、明巢高速前期工作,完成省、市下达我县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计划。积极创建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环保督察为契机,加快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坚决打赢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严格环境监管执法,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切实保障环境安全。
完成2018年度27个建制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河长制,出台《肥东县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暂行办法》。截至9月底,县乡两级河长共巡河2105次,落实6000万用于23条县级河流清淤整治三年计划。扎实推进巢湖和滁河流域畜禽养殖场拆除、关闭工作。环巢湖综合治理项目一至三期32个项目,已完工20个。认真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新肥东。制定出台了《肥东县“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肥东县2018年节能调控工作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工业、建筑、交通、商贸等重点领域节能,加快推进建筑领域光伏应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1-9月,全县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6.63%,低于市控目标3.88个百分点,位列四县一市第一位。
今年共实施30项民生工程,截至9月底,全县民生工程已到位资金20.36亿元,工程类项目已完工20446个,完工率达93.6%。
“三馆一中心”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新档案馆已完成规划选址,4个城市阅读空间建设稳步推进,全省唯一的丁玉兰庐剧院投入使用,县图书馆被评定为国家一级馆。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三大提升工程”,实施薄弱学校改造项目14个,新建、扩建中小学22所,建成幼儿园3所。深化“三医联动”,医保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三年计划,在全省率先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两卡制”试点工作;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县四院医养结合示范中心项目已完成立项报批,正在进行设计。兜住基本民生底线,突出抓好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救灾救济等工作。扎实推进县乡村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为21个城市社区、23个农村社区提供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养老服务。积极争创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示范县。
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计生特扶补助、高龄津贴等项目,超额提前完成打卡发放,全面推进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深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发放。新型职业农民和退役士兵培训,全面完成开班。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及时验收并发放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完成资金打卡发放。
本刊记者李丽娟文/图
新闻推荐
近年来,随着一项项民生工程的实施,长临河镇群众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有保障,越来越有希望。民忧解了,民意顺了,民生工程更是成...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