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肥东新闻 > 正文

从老布票到新打扮

来源:安徽日报 2018-12-13 10:3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徐旻昊 文/图

12月4日,冬雨绵绵,在肥东县长临河镇六家畈村的合肥市惠民票证博物馆,时不时有人好奇推门参观,安徽省收藏家协会票证专业委员会会长唐永昆便上前去介绍。这座票证博物馆坐落在淮军武显将军吴球贞的故居内,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展览各种票证达5000多枚,其中一间展厅里满是各地各个时期的布票。

现年47岁的唐永昆是肥东人,自1992年开始收藏各地票证,从1954年新中国的第一版布票,到1984年最后一版没有流通的布票,唐永昆均有收藏,每一张都有着它独特的故事。 “我们小时候,每家的布票都很少,做新衣裳就指望它,很少有人家能存下来一点。 ”

1989年,改革开放已经11年。国庆节,在合肥读书的唐永昆穿着当时最流行的 “警服”,和弟弟逛城隍庙,并在门口拍下一张照片。城隍庙市场是那时的合肥商业中心,比唐永昆大4岁的合肥市民葛友云也经常坐公交车来到城隍庙买衣服,比唐永昆大1岁的巢湖裁缝郭菊芳则是去城隍庙进布料。

上世纪80年代,学一门手艺出门打工在农村蔚然成风。 1986年,16岁的郭菊芳和二姐一起学做裁缝。次年,郭菊芳便挑着缝纫机来到合钢家属大院楼道里摆摊做衣服,做一条裤子2块钱,一天如果做了两三条裤子就算“发大财”了。后来,郭菊芳的大姐和小妹也都学了裁缝,四姐妹一同去浙江打工。 1992年,郭菊芳回家里办起了培训班带徒弟。

进入21世纪,买布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少,许多人像葛友云一样,很少再光顾城隍庙,除了去商场,还学会了网购,看到好看的衣服直接用手机下单。

改革开放40年,从布票的定量供给,到商场里的自由选购,再到网络购物,时代的发展,市场的繁荣,给老百姓的穿着打扮带来更多选择,服装消费“一季多衣”取代了过去的“一衣多季”,个性化、品牌化、时尚化成为百姓穿着的新追求。2017年,安徽省纺织服装服饰业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全行业产业工人超过25万人。

如今,郭菊芳的姐妹们大都改行了。 2017年,郭菊芳看到婚庆演出服市场兴起,她就和卖过服装的小姑子一起在城隍庙开了一家礼服租赁店,生意红火。 12月8日是周末,许多挑选婚纱、宴会礼服,还有节日活动装扮的人走进郭菊芳的小店,她也忙着推荐搭配、介绍化妆师、手机收款、朋友圈晒照片……

新闻推荐

桥头集镇做好改厕民生课题

2018年以来,桥头集镇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民生课题,严把改厕质量关,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广大群众生活质量,助力美丽乡村建...

肥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从老布票到新打扮)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