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朋
○在陈安朋看来,做人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最重要
○工作中的陈安朋
○面对从天而降的10万元现金,陈安朋毫不动心□王四海本刊记者陈强
在肥东白龙镇,说起陈安朋,可谓家喻户晓。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出租车司机,从业15年来,陈安朋一直秉承着积极进取、不懈努力的工作态度,当好城市的宣传员、解说员,乘客满意的服务员,并多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诠释着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
优质服务赢得如潮好评
今年36岁的陈安朋出生在白龙镇快乐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由于从小家里比较贫困,父母全靠着种田含辛茹苦地把兄妹5人拉扯大,并教会他们长大后要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
2004年在表弟的邀请下,经商失败的陈安朋来到了芜湖,在拿到驾证后做起了一名出租车司机。从开车第一天起他就以“上车开好车,下车做好人”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3年后,陈安朋回到了合肥,做起了大众出租车公司的驾驶员。
考虑到自己从事的是城市的窗口行业,陈安朋一直秉承着积极进取、不懈努力的工作态度,当好城市的宣传员、解说员,乘客满意的服务员,在每次行程中,一直把乘客比作上帝的他都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风貌,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提供优质的服务,并在营运过程中帮困救急,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赢得了乘客的好评。
拾金不昧弘扬传统美德
由于平时主要和乘客打交道,陈安朋经常在车内发现粗心乘客遗落的物品,其中属手机最多,每次发现后,他都小心保管着,等失主打电话过来他就亲自上门把手机还给失主,以至于开了15年出租车,捡过多少手机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
除了手机,陈安朋也多次遇到过乘客丢失在车内的现金,每次他都会第一时间主动寻找线索联系失主,或者主动上交公司。
今年10月27日下午5点多,陈安朋像往常一样驾驶着出租车从安农大带乘客到明珠广场,之后又从明珠广场带人到海恒社区,前后带了三拨乘客。乘客上上下下,陈安朋并没有在意他们所携带的东西。当车子行驶至宿松路与繁华大道交叉口时,有一男一女两位乘客上了他的车,女乘客一上来就告诉他,后排座位上有一个布袋子。陈安朋看了一眼,是个白色无纺布袋子,很不起眼,可能是前面哪位乘客落下的,他就让女乘客把袋子放在后面的挡风玻璃下面。这个袋子并没有引起陈安朋的注意,他继续跑车,一直到晚上回家休息,他把这事给忘了。第二天早上起来打扫卫生时,他在车上又看到了那个袋子。打开一看,发现里面有一个档案袋,档案袋鼓鼓的,居然是十叠包扎齐整的现金,数了下共10万元整。“丢了这么多钱,失主一定心急如焚。”陈安朋在袋子里找了找,并没有找到任何失主的联系方式。于是,他停止营运,立即带着现金来到了运管处。运管处工作人员经过清点后立即报警,经警方查实27日晚上确实有人因丢钱而报警。
第二天下午,陈安朋与出租车公司的有关负责人来到合肥市高新派出所,在他们的共同见证下,一夜未眠的失主杨先生终于领回了10万元现金。
面对失而复得的巨款,失主杨先生一边道着谢,一边当场拿出3000元钱表示酬谢,被陈安朋微笑着拒绝了。“这是我也该做的,钱不是我的,怎能占为己有呢。”
做人做事要对得起良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陈安朋家庭并不富裕,和大多数中年人一样,家里的一个孩子还在上大学,年迈的父母至今还在老家肥东县白龙镇快乐村务农,此外每月要还1000多元的按揭贷款,一家老小的重担基本上都压在他的肩上。
面对繁重的生活压力,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寒冬酷暑,陈安朋都起早摸黑的坚持在营运路上,有时连逢年过节也不例外。“没办法,都是为了生活得更好点。”
说起多次拾金不昧的义举,朴实的陈安朋憨厚地笑道:“因为从小父母便教育我,干事情不能昧着良心,因为人在做,天在看。所以无论捡到多少钱,或是多么贵重的物品,我一点也不会动心,因为不是我的我绝对不要,拿了这辈子也会不安心。”
新闻推荐
合肥市纪委监委19日通报三起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相关人员均已经受到处分。其中,合肥市公安局益民街派出所民警葛晓波因推...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