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把情爱播撒在大洋两岸,“巾帼乡贤”在江淮大地传扬。
”
9天前,刚刚度过98岁寿诞的您,在美国密歇根州驾鹤西去,寿高德彰。
您声名煊赫,历久弥香:旅美加安徽同乡会名誉会长、安徽大学“吴世珊奖学金”捐资者,合肥市荣誉市民……您把情爱播撒在大洋两岸,“巾帼乡贤”在江淮大地传扬。
第一个登台做妇女十大自由演讲。您生于六家畈(今属肥东县长临河镇)一个殷实的大家庭,春风得意在梓桑。但您天生叛逆,爱打抱不平,勇于追求,聪慧开放。曾抚摸着叔父吴光杰从德国带回来的大地球仪,看世界,树理想。在世叔张治中的默许下,您顶着姐姐的名字,早早上了黄麓师范,极尽风光。讨论女性解放,11岁的您第一个跳到台上,《论妇女十大自由》条分缕析,居然赢得喝彩满堂。南京沦陷,日军逼近庐阳,您的户族蒙难,家破父亡。芒鞋竹杖,背井离乡,“三千小儿女,流亡到湘西”,您和合肥等地的莘莘学子在那里重续学业,弦歌一堂。张治中派人资助您两百大洋,您发给班上同学每人5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艰难竭蹶中大家改善伙食打牙祭,砥砺意志,增强力量。
第一个成为去往美国的“战时新娘”。您如愿考入重庆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继续学海翱翔。战时陪都,也是志愿来华抗日的美国“飞虎队”休整的后方。宋庆龄、宋美龄动员女大学生们和飞行员交往,翻译、洗衣、伴舞、照相。您和一位叫弗兰克·雷夫波尼的青年邂逅于招待会上,他颇有gentleman(绅士)风度,仪表堂堂,“很诚实、良心很好,从不乱来,我觉得他很可爱”,你们俩彼此爱慕之心与日俱长,于是您成为美军第一个中国新娘。抗战胜利后您携夫君顺江而下返里,“老外”看巢湖之滨为异国他乡。故土难离,但还要做远去的鸳鸯。随后您成为当时美国新移民法案通过后第一位来自中国的War Bride(战时新娘),成了刚诞生的电视中“热点新闻”,不断被新闻媒体追踪采访,“中国样”!兰蕙芬芳。
第一个办热线为中国人服务引航。初来乍到,整整5年没见过酱油,没吃过中国饭,难找到中文书报章,难消弭和婆婆“代沟”的您,困难自己扛,终把他乡作故乡。找到工作后,您居然引进40个华人“加盟”,互联互帮。由此您创办了电话热线,把事业定位于服务华人群体,尽心竭力,艰辛备尝。初来乍到,如何办入学和补习手续?立业安身,怎样找工作和住房?您不仅在热线中耐心解答,还奔波四面八方。“吴阿姨热线”开通已超过60年,升格为“吴阿姨服务中心”也有30年时光,不图回报,只讲帮忙,您和身边的志愿者究竟解决了多少问题,已经无法统计得清,但在美国创了牌子,获高度赞赏。“纽约的中国奇女子”“两岸中国留学生妈妈”“美国的雷锋”,您助人为乐,广受褒扬。
第一个登合肥荣誉市民美籍华人榜。您在华裔妇女中第一个获得全美妇女会颁发的“苏珊·安东尼奖”,还有纽约市无名英雄奖、约克大学人文奖、杜威大学人类服务奖、华人策划会服务奖……“身在海外,心系故园”,您给笔者题字,实是您所想。作为社会活动家,您多次率团或介绍客人来合肥考察访问,投资兴业,为故乡发展牵线搭桥,引智招商。您和家人迭次向长临河镇养正小学捐款捐物,还把“吴家花园”无偿赠给校方。您通过自己的影响,争取外援,建起的湖滨新教学楼窗明几净,书声琅琅。您在大洋彼岸经常接待到访的家乡客人,叙乡情,话友谊,通渠道,架津梁,谱写友好往来新篇章。“合肥市荣誉市民”为数寥寥,您成为美籍华人No.1,16年前市长颁奖,实至名随,您说是无上荣光。
爱我华人,惠我乡邦。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文/戴健
新闻推荐
2019年,肥东县承担1处年产1000吨以上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的生产点建设任务,目前已圆满完成并通过验收。经建设承担单位合...
肥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