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合肥 今日巢湖 今日肥东 今日肥西 今日长丰 今日庐江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今日肥东 > 正文

“我从包公家乡来”2020大型融媒体采访团走进宁波 以包拯为缘,让合肥宁波结成“亲戚”

来源:新安晚报 2020-12-18 11:02   https://www.yybnet.net/

宁波一直致力于包公文化、孝肃精神的传承,其中最为

知名的包拯二十九代孙包玉刚,就是一位将包公精神传承下来并付诸实践的人。12月16日,由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中共肥东县委、安徽包公研究中心主办,新安晚报、中共肥东县委宣传部承办的“我从包公家乡来”2020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第二站来到了包公后裔及其精神传承的主要地区——浙江宁波,先后探访了包玉刚故居、宁波帮博物馆、天一阁等地,包玉刚家族勤俭建业,对祖国家乡心怀大爱,让人肃然起敬。

采访团感受包玉刚传奇一生

12月16日下午,“我从包公家乡来”采访团来到位于宁波市镇海区的包玉刚故居。包玉刚故居是包陪庆之父、已故“世界船王”包玉刚的出生地。记者看到,包玉刚故居是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四周都是高墙,青砖黛瓦,一半是人字形山墙,一半是马头墙。据说这座院子由包玉刚先祖包奎祉在清乾隆年间建造。

“这幅照片是1984年包玉刚首次回乡,跟夫人黄秀英来到包氏故居。”随着讲解员的娓娓道来,从“包氏一脉”到“船王之路”,采访团探知了包氏家族千百年来的迁徙轨迹,也大致通晓了包玉刚从37岁开始从事航运业以后的传奇故事。“我们知道包玉刚是包公的二十九代孙。在我们了解了他的生平事迹之后,确实由衷感到一种自豪。”肥东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许泽夫感叹道。

除了介绍包玉刚先生的生平事迹,故居还展示了包氏一脉传承和祖训家风。在故居展厅内,记者见到了与合肥包公祠展示相同内容的石碑——《包拯家训》。短短51个字,却让人肃然起敬:“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秉承包拯家训,包玉刚兄妹爱国爱乡,情系桑梓,于祖国各地捐建多个社会公益项目。据故居讲解员介绍,1987年10月,受合肥邀请,包玉刚亲赴合肥并参加包孝肃公墓落成典礼,并为墓园内包兆龙的塑像题词,“先父包兆龙老先生遗训——叶落归根,建设家乡,热爱祖国。”

“八面木刻”展示包家诚信美德

离开包玉刚故居,采访团马不停蹄地来到宁波帮博物馆。这是一个系统展示明末至今宁波帮艰苦奋斗、玉汝于成发展史的博物馆。包玉刚则是老一辈“宁波帮”的杰出代表,采访团在馆内看到了他生前使用过的办公桌、座椅等实物。

博物馆《血脉同根》展厅展示的包氏家族宗祠的“八面木刻”吸引了采访团驻足观看。这是2007年镇海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在庄市钟包村后新屋旁发现的八扇木刻屏风,被称为《恭录后新屋记》木刻屏风。“上面所刻恰是《镇海县志》里记载的包玉刚先祖包奎祉的一个诚信故事。”宁波帮博物馆馆长王辉告诉记者,这是包玉刚故居周边的村民当年在包氏宗祠里发现的。

《恭录后新屋记》主要记述了后新屋的由来:包奎祉是包拯二十一代孙,曾往返温州一带,贩运丝绸养家。一次路过天台投宿时,包奎祉发现自己的包裹被人拿错了。错拿的包裹里有五千两汇票以及二百两白银。包奎祉等候失主并将物品如数归还。木材商感叹于包奎祉高洁诚信的品格,便邀请他一起去福建做生意。几年后,包奎祉获利起家,在家乡买田买地,并在横河堰盖了一幢新宅即“后新屋”。王辉说,在八扇屏风上把包奎祉的故事镌刻下来,目的是“述公之德以光示后人”。而诚信,是一代代宁波帮人士恪守的精神品格。

“安徽有徽商,宁波有宁波帮,同为中国近代经济史上重要的商帮。”王辉向采访团成员介绍,包玉刚当年回乡,除了寻根,他更在乎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他不仅仅是实业家,更是社会活动家。他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不仅仅是财富上的,更是一种人文上的,整个社会关系上的。”

“看了宁波帮博物馆,让我真切感受到,宁波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有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这就是宁波帮的精神吧。”许泽夫感慨道。“我希望能以这次采访为契机,让宁波跟合肥,镇海和肥东,结成‘亲戚’,今后能更好地文化互通,共同进步。”

包氏家族曾到天一阁寻根

12月17日,采访团来到宁波历史文化地标——天一阁。天一阁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已有450余载历史。家谱是天一阁收藏的一大特色,收藏的新老家谱数量接近550部、内容涵盖了百余个姓氏。

“1984年10月,离开故乡多年的世界船王包玉刚回到宁波,在天一阁查阅家谱,发现自己是包拯的后代。”天一阁博物馆研究员周慧惠说,在天一阁珍藏的《镇海横河堰包氏宗谱》里,包玉刚的谱名“包起然”赫然名列其中。《宗谱》不仅记载了包氏宗族繁衍、迁居的详细情况,并且载明:包玉刚这一代系包拯第二十九代孙。家谱上连包玉刚的生辰都写得清清楚楚。“这让包玉刚和夫人惊喜不已。”周慧惠说,这次寻根让包玉刚知道自己是北宋名臣包拯之后,感到很是荣光,也激励了他对自己家族的一种认同感,对后来包氏家族对家乡对祖国的一系列捐赠,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包家是怎么从合肥来到宁波的呢?

据《横河堰包氏宗谱》记载,北宋末年包玉刚先辈随高宗南渡到临安,后几代孙又从临安分支迁来镇海(当时称定海),横河堰是包氏家族来镇海后的世居地。从元、明至清,包氏家族在镇海瓜瓞延绵,开枝散叶。包玉刚的先祖包奎祇为包拯二十一代孙,在福建做生意获利起家,便在家乡买田买地,并在横河堰盖了一处新宅即“后新屋”。包氏后人即生于斯长于斯。

周慧惠告诉记者,根据包氏宗谱记载,包氏家族是南宋末年从杭州迁到宁波来的,他们这一支在宁波大约有七八百年历史了。

在宁波市西郊的梁祝文化园内,采访团发现,梁祝文化公园内有一个文徵殿又名包公殿,里面纪念的都是不同时期的著名清官。据梁祝文化园副总经理陈家叶介绍,老百姓为感恩梁山伯保境安民之功,建造文徵殿纪念梁山伯。因他的廉洁奉公与包拯非常相似,长期以来,“文徵殿”同化于“包公殿”,一直流传至今。

包玉刚曾在合肥捐资建医院

“包玉刚得知自己是包拯的后代,非常自豪,消息传到合肥,于是有了以包拯为缘的合肥宁波两地牵手。”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合肥市政协原副秘书长戴健告诉记者,1985年,合肥开始迁建包公墓于包河之滨;1987年,合肥建成包公园,在包公墓行将落成之际,邀请包玉刚回祖家并参加墓园落成典礼,包玉刚爽快答应了,携家人专程前来合肥。

“当年包玉刚来合肥是件大事,合肥方面进行了隆重接待,包玉刚也造福先人故里,资助建造了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病房楼,名‘兆龙住院楼’。”戴健说,之后,合肥在包河公园浮庄立起包兆龙铜像。“包氏后人都是在包拯孝肃家风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戴健表示,“孝肃是包公的谥号,以忠、孝、廉为内核的孝肃家风,是包氏族人特有的精神遗产。”

包玉刚的女儿包陪庆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节俭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持恒健身、勤俭建业”也是她的家训,她一直以此来教育子孙们。

“包玉刚曾说,包公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英雄,他刚正无私、执法如山的精神值得我们骄傲。”宁波帮博物馆馆长王辉说,宁波合肥两地携手,能在弘扬包公精神这方面作点贡献,很有意义。

顾雯鑫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刘旸/文顾亦飞张楠/图

新闻推荐

主城区往来肥东将会更方便 包公大道规划“飞起”11.7公里长高架桥,设置6对上下匝道

合肥主城区与肥东县往来会更方便,因为将打通一条直接联系的快速通道,新添11.7公里高架桥方便东向出行。12月10日,记者从...

肥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东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民生工程暖人心2020-12-18 04:50
猜你喜欢:
评论:(“我从包公家乡来”2020大型融媒体采访团走进宁波 以包拯为缘,让合肥宁波结成“亲戚”)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