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合肥市西南约40公里肥西县铭传乡,因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的故居“刘老圩”而得名,这里的刘铭传故居虽然目前还未维修完,但当地政法综治部门早已把刘铭传故居作为保护重点,防范措施相当到位。 12月20日,记者走进铭传乡,现场感受综治部门如何护卫“刘老圩”。
“刘铭传故居早在1998年就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冬,政府拿出2万元资金,进行抢救性维修;接着2004年进行了文物发掘; 2005年又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小型修复。”铭传乡政法委书记侯克飞告诉记者,目前老屋“九间厅”已修复好,其他的还在待修状态,因此故居并未全封闭,这里的古树、清朝时期的青砖等文物依然不少,担心“有贼惦记着”,治安防范形势不容乐观。
记者在现场看到,占地101亩刘铭传故居,造型格局独特,防线有三道,最外面的一道是河流,第二道是围墙,最后一道即圩子里面还有围墙。这在清朝时算得上防护极其严密的,然而历经百年岁月,围墙大多已是断壁残垣,起不到防护作用。只有环绕刘老圩的护圩河让外人不易涉过。
“紧邻大门入口的树上我们安装了红外线视频探头,通过刘铭传故居的每个交通道口也都有补光装备的视频探头,能够全天候监控。”侯克飞向记者介绍说,“红外线视频探头夜里也能看得清楚,现在敢打刘铭传故居文物主意的歹徒很少了。”
刘老圩有个“看更”的老人,也姓刘,掌管着刘铭传故居纪念馆的钥匙。刘师傅对记者说,以前他经常夜里起床打着手电在圩里转悠,夜深人静一个人巡更觉得十分心虚。自从有了红外线视频探头“看更”,加上铭传乡组建的乡、村、组“三级巡逻队”经常夜里轮流在故居周边巡逻,让他放心得很。
“下一步县里加大投资修复故居,防范任务将更重。特别是《刘铭传故居保护规划》出台后,肥西县政府已决定投资修复故居。目前把仅存的文物看护好,是我们政法综治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侯克飞说。·胡华俊本报记者张青川·
新闻推荐
“别看这本小册子不起眼,可是里面的内容真丰富,有外出打工如何科学择业,现代环保新型建筑,农村环保,家用电器维修,尤其是看到种养殖技能方面的内容时,真感到亲切,我今年承包的十多亩地,怎样合理科学种植有...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