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年过去,“护圩河”的水还在流淌,只是谁还记得几间砖房过去的荣光?
在肥西县孙集乡的一个村子里,一个并不起眼的作坊正开足马力,生产水泥模具。两排厂房从外看就是普通的红砖瓦房,但若走进去细看,你会惊奇地发现,屋里有着精美的雕刻:木梁上的人物栩栩如生,嵌在墙壁里的狮子活灵活现……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这几间房可大有来历,它们的主人就是曾经的太平天国高级将领,后转投淮军的吴秉权。
老宅内部还是当年的构造。
壹
一水绕村圩古桥沐晚霞
贰
红砖扶老墙宅内藏乾坤
叁
考场不得志沙场显真章
肆
他乡立功名最念是故土
吴大圩是个村名,一汪水将整个圩子完全环绕。“前门曾经有座桥,现在已经填成路了。”村民告诉记者。进入圩子的门口竖着一块石碑,上书“肥西县文物保护单位”。
“护圩河”又深又宽,河上有一座三孔的青砖古桥。夕阳洒下,古桥倒影在清澈的河面,愈发显得古典幽静。“这桥曾是圩子的一个出口,和圩子是一起建的,算是吴大圩最老的建筑了。”村民说。
从石桥步入圩子,几排红砖房屋出现在眼前。圩子里,一位村民正在自家门口的一爿菜园里除草,“只知道这里叫吴大圩,我们是从外面搬到圩子里住的,算是外地人,所以也不太清楚这圩子的历史。”砖房里,水泥模具厂的工人们也说,他们并不了解吴大圩的历史和过去。
“古建筑都没有了……这些红砖房子是曾经的孙集粮仓,以前吴大圩的青砖房子早不在了。”熟悉吴大圩的村民告诉记者。难不成,除了“护圩河”上的古桥,这里的老建筑都已销声匿迹了吗?这时,一位模具厂的工人凑了过来,“我们住的厂房里有许多雕刻,很漂亮的!”
狮子抱球、八仙过海……厂房的墙壁上,记者看到了这些嵌在墙内的木雕,在斑驳的水泥石灰下,显得影影绰绰。房内的不少木梁,也都雕着精美的花纹。在堆放着水泥模具的几间厂房内,精美雕刻随处可见,依稀还能看出百余年前的建筑风格。
为何外面是红砖瓦房,里面却是百余年前的建筑?肥西县文物保护所席为群所长告诉我们,新中国成立后,吴大圩的老宅被改成了粮仓和职工宿舍。由于建筑多是木质或青砖房屋,所以改建时只是拆除外墙的木板或青砖,保留了整个建筑内的构造,然后再在外围砌上红砖。“也因为这样,室内许多埋在水泥石灰里的精美雕刻才没有被推倒或铲平,得以保存。”
有限的资料显示:吴秉权(1832~1881),号平轩,安徽肥西县孙集乡人,“幼随诸叔伯读书,屡试不中,援例授监生”。这就是说,吴秉权多次落榜,最后只得捐钱或纳税取得了监生的称号。吴秉权在家族谱上是“建”字辈,谱名建勋,意为建立功勋。
对于屡试不中的结局,估计他是很介怀的。晚清咸丰年间,太平军转战肥西,虽然并不认同这次起义,但想有所作为的吴秉权还是参加了太平军,成为李秀成的下属,最后成为太平天国的将军。
不过,从后来吴秉权的所作所为来看,虽然他在太平天国中很“受待见”,但其内心依旧是比较正统的思想。1863年,他在浙江屿城率部投入淮军潘鼎新部,随后转与太平军作战。投靠清军后,吴秉权在攻打“老东家”太平军时,一如既往地顽强。他奋勇杀敌,攻陷了当时太平军占领的湖州,获知府衔。之后随李鸿章在湖北、山东、河北等地镇压捻军,授道员衔。
1872年,吴秉权奉李鸿章命调天津办理赈务。次年,总理天津海防营务处;与淮军诸将筹划以西洋火器训练、武装军队,会修北塘新城;诏加布政使衔。
在吴秉权的兵务生涯中,有一个不可不说的地方。1875年,他筹修大沽口炮台。大沽口炮台位于塘沽区大沽口海河南岸,是入京咽喉,津门之屏障。自古以来即为海防重镇,素有“南有虎门,北有大沽”之说。在中国近代史中,大沽口炮台成为中国重要的海防屏障。1875年,奉李鸿章之命,吴秉权再次对原有炮台进行了整修和扩建,从欧洲购买了铁甲快船等武器装备,于1877年冬竣工;又建议修北塘台墙、桥梁、道路,皆获采纳,采购八寸口径克鹿卜后膛炮安置大沽、北塘炮台,天津海防大为巩固。
除了在外戎马,吴秉权还惦记着老家的田地。在他任淮军将领时,就派人修建吴大圩,为以后安享晚年做准备。但天不遂人愿,常年在外的军旅生活消磨了他的身体,1881年,这位传奇将领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建好的吴大圩也没能盼回主人。
本报记者 周晔/文 马杨/图
新闻推荐
上火车最多能带几瓶白酒?12306铁路客服中心:可携带两瓶总量不超过1000毫升的白酒,具体以当地车站规定为准
12306铁路客服中心:可携带两瓶总量不超过1000毫升的白酒,具体以当地车站规定为准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