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法院充分利用“诉调对接”平台,多措并举,通过“农民工绿色维权通道”,快立快审,调判结合,积极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取得明显成效。今年第一季度合计受理农民工劳务合同纠纷96件,涉案标的额1052万余元。目前已妥善化解66件,落实被拖欠的工资972万余元,占92.4%,其中调解或和解撤诉结案57件,占86.4%;判决9件,占13.6%。
根据案件审理情况分析,本地区农民工务工的行业主要是建筑施工、生产性企业和服务业三大类,但就拖欠务工人员劳动报酬的被告主体来看,主要是建筑企业、房地产开发商和个体包工头等,其中建筑公司和房地产开发商拖欠工资纠纷尤为突出,共86件,占89.6%。有10名个体包工头拖欠农民工工资,占10.4%。
通过调查、统计分析表明,农民工遭遇的工资拖欠和由于身份歧视导致的“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同工不同时”的现象十分普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主要原因是:发包方和投标单位竞相压价中标,工程项目经费不足或项目资金没落实便急于开工;承包方违规垫资至资金链断裂或挪用工程款以致于拖欠;违规层层转包现象大量存在,工头承包工程过程中发生亏损或利润较少时,携工程款逃匿,恶意拖欠;用工不规范,工程款结算利益纠纷层层转嫁到农民工身上;用人单位(包工头、班组长)法制观念淡薄,农民工文化素质不高,具体表现为用人单位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施工单位设法规避承担法律责任;不仅个体和私营企业拖欠,甚至政府发包的工程也存在拖欠现象,而在房地产开发工程中更是大量发生。以上述案件为例,占72.5%。有的开发商为了提高利润,竟然把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作为一种经营策略等,欺上瞒下,规避法律,以致人民法院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任务十分艰巨。
岁末年首,广大农民工维权意识强烈,心情迫切,纷纷陆续起诉。肥西法院灵活适用程序法的规定,根据案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及作为当事人的农民工的特殊性,简化诉讼程序,最大限度地方便农民工诉讼,通过“快立、快审、快执”的绿色通道,使之便捷、高效地得到审结。
首先,该院注重社会稳定大局,不以案办案,密切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园区联系和配合,了解涉案企业的实际情况,找出问题存在的症结,理清诉求关系的脉络,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审理位于花岗镇的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农民工维权案件时,了解到该公司总经理远在深圳,一时无法联系上,而施工企业原本就依赖该笔到期的工程款支付农民工工资,面对此种情况,该院主动联系某小额贷款公司,说明该公司遇到暂时困难,无法兑现农民工工资等情况,帮助该公司顺利贷款5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其次,该院利用“诉调对接”平台,有效避免诉讼双方矛盾扩大。为了及时为民工追回被拖欠的工资,尽可能将农民工的利益损害降低至最小程度,消除农民工担心因诉讼被用工单位解聘的后顾之忧,该院除发挥人民法院在调解中的主导作用外,将社会调解、行业调解、专业调解、律师调解、行政调解等调解方式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当事人走多元化解的途径。同时,加大司法确认力度,使调、裁、判有机结合,多方位、多角度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经调解结案57件,平均结案时间30天。目前已执行到位和发放标的款319万多元,极大地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袁祖云·
新闻推荐
芜湖讯 芜湖市公路局与市检察院开展205国道一级路示范改造工程芜湖市区段廉政共建活动。市公路局市与检察院将加强联系沟通,深入工程一线,实施廉政介入,将预防和监督的关口前置;全面落实工程建设...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