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312国道六安段封闭施工后,在部分路段出现村民设“卡”收费现象(本报曾报道)。如今,312国道六安段已完成改造,但合肥段仍在半封闭施工。记者昨天暗访发现,本报曾报道过的“民间收费站”仍在位于六安、合肥两市交界处的村道上收费,而且此处还有人有偿带路。
村道口有人有偿带路
“师傅,前面合肥那段路在修,开不过去,必须从俺们村道绕过去。你不认识路吧?没事,我给你带过去,不过大热天的,你得给十块钱。” 7月29日上午10时30分许,记者搭乘一辆私家车,来到312国道六安市金安区四十铺与合肥市肥西县金桥交界处时,一名50多岁的村妇上前“搭讪”,主动提议有偿带路。旁边还有两个妇女和一个中年男子帮着搭话。
记者向这名村妇打听他们村里的收费站如何收费,但对方看到记者手中的手机,突然警惕起来,说:“不是在拍照吧?不让我带路算了,不要拍我。你从那边道口上去一路朝东走,反正也得给十块钱。”她指了指不远处的路口说。
两条岔道都有人把守
按照她的指点,记者拐上国道南侧一个乡村沙石路。在路过一片树林时,车子被十三四个村民拦下,其中两个村民还拿着两个塑料警示锥站在路中间。随后,两个女子迎上前,口气强硬地说:“路是俺们村民修的,不给十块钱不给过。”
面对记者的质疑,其中一个妇女说:“合肥段在修路,不走这条路就过不去,我们修路花了不少钱,要收钱补回来。”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村民答应来回共收10元。不过,记者从肥西县金桥街道返回时,走了另外一条岔道。没想到,这条岔道上也有一处用大板凳拦着的“收费站”,5个男子坐在路边“守株待兔”。见到车子到来,立刻站起来热情指路,但路过此地至少也得给5元钱。
据悉,去年本报报道这些村道设“卡”收费,有关部门曾前往查处,但一段时间后,设“卡”收费现象又出现了。
本报记者 窦祖军 摄影报道
村民正拦住记者所坐的车收费。
新闻推荐
相关新闻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