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午,一辆警用摩托车停在一栋低矮的房子门口,一个穿着警服、背着挎包的年轻人走进房子,将准备好的二代身份证递到屋里老人手里。年轻人同老人拉了一会儿家常后,又匆匆骑上摩托车朝另一个村落驶去。
送证上门的年轻人叫夏权,是宿松县公安局千岭派出所的一名普通社区民警。送证上门是他从事社区警务工作以来一直坚持做的事情。说起这件事,有个小插曲。那是4月份的一天,夏权在辖区九庙村入户走访时,得知该村九屋组百岁老人石良德因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等原因没有及时更换二代身份证,现无法办理养老保险和农村医保。第二天,夏权和同事一起带上照相设备,主动上门为老人采集了相片。
去年6月,家住肥西县的夏权通过招考政法干警,成为宿松县公安局第一位90后社区民警。夏权负责的新前警务责任区,有5个行政村,45个村民小组,2万多名常住人口。最远的地方距离派出所有11公里。
凭着一股子闯劲、钻劲和韧劲,不到半年功夫,夏权很快摸索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群众工作方法,即:一是心要真,二是话要亲,三是耳要灵,四是腿要勤。“所谓心要真,就是对待群众要有一颗真心,心里要时刻装着群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只有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尊重,群众才会把我们当成自己人”。夏权深有感触地说。
去年年底的一天,小夏在警务区走访时,被一位孤寡老人喊住了,老人反映家里的电路已坏了好久,自己行动不方便,也不知道找谁维修,年关将至,不能没有电用。他立刻把老人讲述的情况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工作日志上,并承诺第二天帮老人解决。第二天一大早,小夏和电工骑车赶到了老人家里,费了很长的时间才将电路维修好。临走时,老人从屋里拿出一筐鸡蛋要小夏带走,被小夏婉言谢绝。
在小夏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3本厚厚工作日志。每一本里,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每一页里面都记录着小夏下村工作的一点一滴。
自从警以来,他或许没有侦破大案要案的骄人成就,但他依然穿梭在自己的责任区内,用一颗对老百姓的火热之心,撑起维护辖区安宁的一片蔚蓝晴空。
·孙春旺本报记者王原·
新闻推荐
为全面排查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日前,肥西县交管大队三河中队牵手严店乡政府在辖区范围内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督促政府单位整改前期下达整改的54处道路安全隐患。目前54处隐...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