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飞机从合肥新桥机场腾飞直冲云霄时,从辽阔的天空中俯视那8.9公里,也许微不足道,但这是安徽飞翔的起点,也是金家明圆梦的“金桥”。路,陪伴他的人生;路,浸润他的心灵;路,成就他的梦想。这是合肥市公路管理局副总工程师金家明的感悟。从学校毕业后,他加入了公路建设者的队伍,20多年来,铺设了一条条康庄大道,荣获全国公路交通系统“金桥奖”。
2013年5月30日,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正式启用,这背后就有金家明的艰辛付出。 2012年5月中旬,组织上安排金家明担任肥西县高刘至机场公路建设项目常务副主任。要确保新桥国际机场按时启用,就必须在半年的时间内,完成8.9公里路基宽24.5米的一级公路建设。6月8日,工程正式动工。 8月五次台风,其中8月20日一小时降水量达到90毫米以上。 9月阴雨连绵,路基浸泡严重。距离机场公路全线贯通仅剩3个月不到,金家明倒排工期,见缝插针,抢抓阴雨间歇期,科学调度,合理组织施工,攻克节点,路基路面施工不合格的逃不过他的火眼,8.9公里的路程不知道走了多少遍,路边的一草一木他都了然于心。而在工程质量上绝不含糊,虽然时间紧,但对该返工的,坚决返工,工程在开工5个月后顺利完工并通车,为备受关注的合肥新桥机场启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干事用心,处处能出彩。在修建机场公路时,位于机场公路北侧的一棵古桑树“挡”住了建设进度,古桑树离路面只有25厘米的距离,矗立在公路的路肩上,树高16米,树围1.97米,冠幅达16.5米。树的主人刘大武介绍,桑树距今有300年的历史,后经安徽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束庆龙现场鉴定属三级古树,全省稀少,难得一见。古桑树的根系处于路基下方,怎样才能合理有效地保护起来,成为他关心公路建设进度和质量之外的又一头等大事。园林专家建议原地保留,搬家不易成活。金家明采取整枝和土壤透气方法,在路面一侧埋设3个直径50厘米的管道解决供氧,古桑树得以完好保存下来。园林专家在修剪树冠时,专门为古桑树设计了一个造型,酷似黄山的迎客松,意喻是迎八方宾客。如今,这棵古桑树已成为通往新桥国际机场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荣誉的背后是无人知道的辛酸。6月8日,是新桥机场开工建设的日子,也是金家明女儿参加高考的日子。 9月是机场公路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金家明女儿进入大学,翻开人生新起点的时刻。而这两个重要的日子,他没能像其他的父亲一样陪伴在女儿的身边,留下那美好的记忆。愧疚的他经常安慰自己,女儿是在圆她自己的梦,这路也要她自己走,而自己也在圆自己的梦,因为建更多更好的路是自己最大的梦。
(孙翼)
新闻推荐
12月18日,肥西县花岗镇潜南干渠天堰项目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养护队的队员们,在对辖区内的支渠、斗渠、农渠等设施进行维护、清淤。潜南干渠灌溉全县10个乡镇、63万亩农田。作为合肥市首批小型农田水...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