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的十八大对教育提出的总体要求,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2013年,肥西县教育局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着力优化教育布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教育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近日,记者带您一起“品味”肥西教育这一年的累累硕果……
高度聚焦教育民生暖心工程全面有序推进
学生安全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也是家长很担心的问题。 2013年3月开始,该县在高店乡中心学校试投入6台校车试运营,先期营运线路11条,承接220名学生。黄梦媛是高店乡中心学校一名学生,从学校到家大约五公里的路程。下课铃声一响,她走出教室,在校车监管员的统一安排下排队乘坐校车回家吃午饭。 “以前都是乘坐一些社会私人车辆,大多存在超载现象。 ”黄梦媛的妈妈说,现在有了学校安排的新校车接送学生,学生们开心,家长也多了一份放心。 2013年9月1日,高店乡、铭传乡、山南镇开通32辆校车,设置48条线路,服务学生1245人。
一系列优惠政策、暖心工程,撒遍全县教育的每个角落。 2010年该县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已经建成15所幼儿园并投入使用,2011~2013年,全县共新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11所,同时切实加强对民办幼儿看护点的动态监测,实行 “三统一”措施,建立看护点管理的长效机制,强化跟踪整改力度,规范办园行为,提升保教质量,认真执行普惠园奖补及幼儿资助政策。
教师公租房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公租房建设是去年该县十件大事之一,依托保障房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到“十二五”末,基本完成全县教师公租房建设,彻底解决农村教师宿舍周转矛盾。去年在官亭镇等5地启动教师公租房建设,在14个建设点建设748套、面积约4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2亿元。2013年底全部开工建设,计划到2014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
一支粉笔,写春秋,三尺讲台,育人才,老师们几十年如一日,为教育事业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他们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用汗水和心血进行着辛勤的耕耘,一种无私的爱,用语重心长的教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去开拓、去进取。
梁岗学校的刘义桂老师,扎根乡村学校24年。这期间,他有不少同学、同事都相继考到条件较好的城里工作,他不为所动,选择坚守。在该县,刘义桂并不是个案,他是一个群体的代表,这得益于该县建立了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该县以教育业务水平为根本,在教育培训培养上实施了“3.6.9百”培训工程,实行3年一周期的骨干教师任期、跟踪、考核与奖惩制度,大力开展师德建设活动,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实施全员培训,北京人大附中、华师大都有该县教师培训学习的身影,2013年各级各类培训达6500人次。
近两年来,该县师资队伍进一步扩大,共面向社会招录教师370人,通过选调、支教和交流的方式,优化和均衡教师资源。通过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考评机制、中小学(幼儿)教师评价机制、学校目标管理考核机制等措施,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组织开展校园足球、首届小学生跳绳、青少年航空(航天)、航海、车辆模型等系列比赛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市第三届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及中小学生首届创意大赛活动并获较好成绩;大力推进研学旅行、校园文化节等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据统计,2013年全县高考本科达线人数(不含艺体)为2059人,比去年1619人增加440人,本科达线率达43.82%,居合肥五县(市)第三;同比增长5.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五县(市)第一。全县中考报名人数7144人,700分以上675人,比去年413人增加262人,增幅达63.4%;人均分536.9,比去年497.5分增加39.4分,增幅达7.9%;480分以下2391人,比去年减少1273人。肥西中学获市高考表彰一等奖,农兴中学、实验高中获二等奖,肥西三中、山南中学获市三等奖。
创新优化布局调整 科学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借着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的东风,该县按照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原则,大力推进学区一体化和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着力实现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县政府投入巨资新(改)建了上派中学、上派镇民生小学、菁菁小学、紫蓬中心校、柿树中心校、清平中心校等一批标准化的学校。全县小学由2005年的329所调整至目前的112所(含28所中心学校)、教学点39个,初中由原来的48所调整至18所初中、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高中由原来的12所调减至6所,逐步实现了小学向村镇集中、初中向乡镇所在地集中、完中向县城及周边中心镇集中的目标。对撤并学校固定资产做好摸底、登记,按照有关程序移交给县国土部门,防止教育资产被侵占流失。
在调整优化布局的过程中,该县进一步推行了教育体制改革。以省级课题“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学区管理委员会管理”为抓手,大力推进学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在完成了柿树中心校、袁店中心校,洪桥中学、洪桥中心校撤并重组的基础上,又对金牛中学、金牛中心校等校进行撤并重组工作,到年底将撤并重组4~6所学校,做到学区一体化大头落地,逐步实现一个乡镇一个中心学校的办学格局。馆驿学校改制成上派学区中心学校西校区,与上派学区中心校实行一体化管理,实行强校帮扶弱校,做到共同发展。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全县共设立5个督学责任区并挂牌开展工作。
学校标准化建设快速推进。目前,县投入经费2114万元,为126所学校配备1446套“班班通”设备,覆盖面达87.8%;投入经费646万元,为132所学校新增图书近80万册,覆盖面达87.8%,达到或超过小学生均图书15册、中学生均图书25册的标准;投入经费1500万元,为全县130所中小学每校新建1个计算机教室,新增计算机3500多台,生机比提高到12:1;投入经费2000多万元,为130所学校配备成套实验室设备、实验仪器和音体美卫器材,覆盖面达96.9%。对全县7所学历教育学校、23所非学历短培机构和67所民办幼儿园进行进展年检,进一步规范了办学行为。
加快实施教育改革工程 全力构建和谐温馨校园
在分享2013年教育果实的同时,全社会更对2014年充满期待。新的一年,肥西县教育局将以实施 “十大工程”为载体,努力构建教育质量优良、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均衡发展的县域教育新局面,力争肥西教育整体水平三年内位于合肥前列、五年内位于全省前列,实现“三年有成效、五年大变样”的奋斗目标。
2014年,肥西县教育局将加快实施教育改革工程。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校长管理制度,加快教育干部梯队建设,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以教师轮岗交流为主要手段促成县域师资均衡,建立科学合理岗位制度,有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改革;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建立完善课程体系,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加大对教师考核力度,创新学校管理机制,推进教研室建设,强化课题研究,开展专项督导考核评价;教育布局优化工程。包括学前、小学、中学、职业教育布局,加强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促进特殊教育、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师资队伍优化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制定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启动初中富余教师分流,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加快名师培养和引进进程,积极提升班主任管理能力;安居乐教工程。实施教师公租房全覆盖,改善教师福利待遇,大力开展表彰激励等系列工程。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肥西县教育局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价、监测、分析、视导、联考、月查月报及奖励制度,深入推进教学基本功大赛、校长听评课等教学活动,强化过程监控,优化课堂结构,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大力推进薄弱学校提档升级,完善农村寄宿制初中建设,做好新优质学校申报工作,积极探索名校办分校、强校帮扶弱校试点工作,实施集团化办学;教育民生工程及项目建设。强力推进新高中、县职教中心、上派中心校北校区、芮祠小学建设;继续做好教师公租房建设及校车推广工作,做好高中、中职、幼儿园困难学生资助和“两免一补”工作……
肥西县教育局将紧紧围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全面规范学前教育管理工作,推进薄弱学校提档升级,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等12项工作目标继续前进!
通讯员胡巧儒记者王兵
肥西县第四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新闻推荐
占地500余亩 将于2017年营业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