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跃波
行走,是一种状态。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
如今,旅游已进入个性化时代,不同年龄阶段,皆有属于自己的旅游方式和精彩体验。 90后,正当青春,或快乐穷游,或四处探究;80后,工作与休闲相结合,旅行成了减压的良药;70后,深度体验游代替了惯常的走马观花游;60后,丰富的人生体验让旅行有了不一样的视角;50后,夕阳正红,悠然慢游,其乐自得……
不同年龄阶段对旅行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人群对旅游目的地的兴趣点也不一样。但有一些东西是相通的,那就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自然和人文之美的向往,以及喜欢在路上的感觉。
乐山乐水乐逍遥银发市场前景广
元宵节刚过,62岁的赵建军和老伴就着手安排旅行了。 “前年到海南,去年到丽江,都是在春节后启程的。因为,春节黄金周过后,天气逐渐暖和,机票、酒店价格下降幅度挺大,景区也不拥挤,这时候出游比较理想。 ”赵建军说。
记者了解到,“老顽童”、“夕阳红”等服务老年人群体的旅游专线在节后旅游市场上很受欢迎。 “老年人是节后错峰出游的主力军。旅行社也瞄准老年游客的需求,推出行程宽松的旅游线路。 ”省城某大型旅行社负责人介绍说,“‘夕阳红\’旅行团一般都会配备保健医生,一些细节上的服务也更到位。 ”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旅游市场前景广阔。然而,目前,适合老年人出游的产品还不多。一些中小旅行社因为老年游线路利润薄、风险大,不愿组团;一些大旅行社因为国内养生度假产品供给不足,组团线路多以境外为主。 ”省旅游局市场处副处长马峰认为,安徽省应加大综合性旅游养生度假基地的建设,融观光、休闲、医疗、养生等功能于一体,提供一种立体消费。
品质出游正当时自助跟团两相宜
“老妈喜欢跟团游,而我喜欢自由行。 ”在合肥一家IT企业工作的杨悦笑着说,“她总觉得去一个地方不容易,得赶紧把必看的景点跑一遍,该合影的合影,该留念的留念。我倒觉得,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一两处景观,细致地观察、用心地体会,才是旅游。 ”
类似的矛盾在家庭出游中很常见。年轻人偏爱潇洒的自助游,中老年群体则青睐跟团游。随着我国首部《旅游法》的实施,品质游成为市场主旋律,家庭成员也将找到一个平衡点。
“跟团游,好处是行程有人安排,不用自己操心;烦心的是导游不停地催着‘快走、快走\’,购物点一家接一家地逛。 ”家住合肥市黄山花园小区的丁女士说。与丁女士有相同感受的游客不在少数。究其原因,是“零负团费”等乱象在作怪。 《旅游法》剑指这些乱象、力求标本兼治,实施四个多月以来,已初见成效。
“旅行社现在更加在乎游客的感受,传统的‘走马观花购物游\’正回归‘品质游\’、‘深度游\’。 ”安徽中青旅市场总监张广辉说。 “我们将研发更多自由行、半自由行旅游产品,让游客掌控自己的行程,享受自由自在的美好旅游体验。 ”安徽万达环球国际旅行社董事长徐华玉说。
一花一木皆是景一言一行要文明
“今年春节陪家人上黄山游玩,正赶上出游高峰,大家没有乱哄哄地挤成一团,而是自觉地排队,全家人游览的心情更舒畅了。 ”六安市民聂新宇说。
无论身处哪个年龄段,出游时,我们都应将文明放入行囊中。安徽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李东和认为,我们的每一次出游,不仅仅是亲近自然、休闲放松的过程,更是体现素质、展现修养的过程。旅途中的一言一行,直接反映着一个人的文明素质。特别是出境游玩,每个公民都是国家的“名片”,都是中国的“形象大使”。
“正所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每个游客的言行举止,决定着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一道怎样的风景。只有将自己的文明行为变成节日美景的一部分,才能悦人悦己。 ”赵建军老人说。
“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就养成文明习惯,从小事做起,从娃娃抓起,国人出境旅游时举止才能更文明。 ”徐华玉说。
50后
夕阳正红逍遥行走
讲述人 张玉玲 1956年出生 退休职工
女儿成家后,忽然觉得属于自己的大好时光开始了。小时候就想四处走走,但那时家庭困难,能吃饱就不错了,哪有钱出去玩。结婚后家庭负担重,又要照顾孩子,旅游纯属空谈。现在趁着身体还不错,手头也有些闲钱,赶紧四处转转。
刚开始在周边省份转,西塘、苏州、云台山……几个退休的好姐妹相约出游,大家年龄相仿,家庭背景相似,一路上有说有笑,很是热闹。前年,我们参加了“夕阳红”旅游专列,十五天,新疆青海宁夏半自助游。美丽的青海湖,迷人的月牙湾,香甜的哈密瓜,让人流连忘返。和年轻人不同,我们旅游不怕辛苦,早上常常七八点出发,晚上八九点才返回。累是累了点,但是绝妙的风光让我们忘记疲劳,一路上都很亢奋。旅途中,大家拍了很多照片,也买了不少纪念品,回家后还彼此分享。这趟旅行不仅给我增添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还结识了不少新朋友。
去年,我又报名参加了宝岛台湾七日游。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去台湾玩一趟,日月潭、阿里山,这些朗朗上口的景点不再是遥远的地理概念了。快六十的人,第一次坐飞机,更是令人兴奋。我给女儿女婿买了红珊瑚手链,希望他们一辈子幸福。当然,太阳饼、凤梨酥等各种伴手礼也是少不了的。今年过年,好多朋友还在向我打听台湾有啥玩头哩。
女儿问我喜欢自助游还是跟团游?我还是偏向跟团游。毕竟年纪大了,什么手机导航、在线支付的捣鼓不好,食宿交通有人安排妥当,方便多了,一路上有导游讲解,也不错。另外,听说《旅游法》出台后,旅行社规范多了,这对我们来说,可是件大好事啊。
60后
行走热情始终如初
讲述人 范新宇 1967年出生 银行管理人员
我毕业于安徽大学,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我们上大学那会,对崔健的摇滚非常痴迷,听着他的歌,有了四处行走的冲动。毕业后,忙着工作、忙着谈对象,把行走这件事搁下了。直到儿子上小学四年级,自己事业上小有所成,家里也宽裕了,夫妻俩一合计,出去走走吧,让孩子长长见识。
一开始是跟着旅行社走。慢慢地,厌倦了“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家一问什么都不知道”的跟团游,便和身边几个要好的朋友凑在一起,自己掏钱包车、自己请导游,虽然费用上贵了些,但游玩的质量大大提升。儿子一天天长大,在很多方面都对我这个老爸不屑一顾,但说到旅游,儿子会马上冲着我竖起大拇哥。从他上初中开始,每年暑假,我都要策划一场深度游,儿子也在内蒙古大草原、青海湖、长白山、腾格里沙漠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我认为,景区景点也好,小城小镇也好,它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外在的建筑和风光,更体现在独特的文化气质和历史底蕴。每一处风景都有属于其自身的独一无二的美。也许受我影响,儿子对深度的文化游情有独钟。他说他喜欢北京的大气、杭州的俊秀、西安的厚重、上海的时尚、内蒙古的苍茫……大学毕业后,他还准备走遍五大洲,感受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文风貌、民风民情。
比较理想的旅游状态嘛,还是“快旅慢游”吧。能够在保留原汁原味风俗人情的旅游目的地驻足、徜徉,同时又能享受方便快捷的现代化服务,那就十分完美了。不过,这是一对矛盾体,很难融合在一起,不是吗?
70后
别样风景放飞心灵
讲述人 赵萍 1974年出生 工程监理
都说人生需要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对于疲于工作的我来说,旅行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心灵度假和精神憩息。
远离城市的喧嚣,踏上灵秀的山川大地,走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这是我的行走方式。有时候,它可能是异国他乡,有时候,它可能是祖国的边疆,有时候它也可能就在皖南的偏僻小山村里。无论什么地方,我都会感受不同的风情,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
去年11月,我跟朋友结伴去了一个神秘的国度——印度。在那里,我深深感受到了当地人对生命的敬仰。在印度最古老的城市瓦纳纳西,我行走在恒河之畔。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信徒们身着艳丽的服装,手持或头顶各种装水的器具,捧着用菩提树叶包裹着的金盏花灯,嘴里念念有词,虔诚地祈祷,全然不顾周遭的喧嚣。他们在弥漫着香薰味道的空气中集体吟唱,圣洁而淳朴的颂歌在古老的恒河上空飘荡开来。两岸的一切,都沉浸在神圣与庄严的氛围中。
岸边还有勤劳的洗衣工,每人面前斜放着一大块青石板。一次次将浸湿的衣物,捞起来重重地摔打在石板上,带起一串串水珠,在空中划出一道道闪亮的弧线。衣服洗净后,晾晒在岸边石阶上,远远看去,色彩缤纷。路遇的修行者们都是精神丰茂,洋溢着一种鲜活质朴而生动的生命力,让人感叹人与自然的和谐,敬畏生命的生生不息。
每一次行走,都会邂逅不同的风景;每一次归来,都会收获满心的感动和充实的力量。这种力量激励着我更好地生活,更努力地前行。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心中又萌发了冲动,期待下一个远方。
2月23日,市民在肥西县的紫蓬山风景区里体验户外拓展运动,尽享暖暖春意。 徐勇 摄
80后
自然美景养身养心
讲述人 叶开艳 1981年出生 教师
经常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出游,赏美景、养身心、长见识,是我快乐生活中的秘方。
路途较远的中长线游,我一般跟旅行团走,一切安排妥当,不用自己操心;省内和附近的景点,我会选择自驾游,带上孩子,一家人边走边游,其乐融融。这些年,省外我去过北京、昆明、大理、丽江、桂林、黄龙、九寨沟、峨眉山等等,省内也游览过黄山、九华山、天柱山三座5A级名山。有些遗憾的是,至今还没去过最具代表性的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今年,一定要抽出时间,好好欣赏这两处世界文化遗产。
知名旅游目的地,或集自然精华,或纳人文风采,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自然类景观。特别是在“雾霾”频频来袭的当下,空气清新、生态绝佳的自然景观就更具吸引力了。就我个人而言,黄山和九寨沟,是我见过最美的景点。为了看黄山雪景,我和爱人仿照古代名士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的轶事,选择一个周末乘兴而去,相互搀扶着爬山,看着漫山遍野的“银装”、晶莹剔透的冰花,真是开心极了。九寨沟则是和同事一起去的,五彩池、五花海、珍珠滩,整个景区如同一个童话世界,从来没有一个地方的水能有这么美丽、这么色彩斑斓。
看过了最美的山,见到了最美的水,却没见过真正的大海。今年,我和爱人还计划飞到海南,去看看海、潜潜水,享受沙滩带来的惬意。迄今为止,还没有出国旅游的体验,等财力好点的时候,我一定会带着孩子走出国门。置身美国大峡谷、澳大利亚大堡礁,或走近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空中花园,或观赏阿根廷与巴西边界上的伊瓜苏瀑布,那种感觉肯定“棒极了”!
90后
快乐穷游珍藏记忆
讲述人 李晓雯 1992年出生 在校大学生
身为一名出身普通家庭的90后大学生,旅游绝对是拓展眼界的好方法,正所谓不出去走走,就不知道这世界有多大。
打我记事起,我就经常和爸爸去离家较近的南京转悠,有关金陵古都的历史文化知识几乎都是在一次次的往返中逐渐了解的。小学三年级暑假,和爸爸一起去北京,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火车,兴奋地在车厢里跑来跑去;晚上和同行的游客奔走两站路,只为了看看长安街的繁华;被旅游大巴的冷气吹得头疼而不愿去十三陵,强迫爸爸跟我一起在景区大门外歇着……
后来父母工作越来越忙,无暇带我出游,我就和表妹一起报团旅行。离开父母的管束和制约,但也少了保护和照料,算是一种人生的历练吧。几次跟团后,我就不喜欢别人带着走的旅行了,因为导游一直在催着“快、快、快”,一个地方往往还没玩过瘾就匆匆上车了。上大学后,我开始自己策划,约上三五个好友,跨上背包,买好车票,打开手机导航,就踏上传说中说走就走的旅程了。这一路,我们会看到不同的城市村庄,见过以前从未见的人,在纷扰的街市留下自己的脚印。
每去一个地方,我就在地图上标上一个小红旗,近处有南京、无锡、上海、连云港,远处有北京、承德、秦皇岛、青岛、厦门。旅游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百闻不如一见的精彩体验,还有回忆起当年奔走他乡时数不尽的欢声笑语。每当完成一次旅行,我就多了一份体验和阅历,过一段时间,又萌发了到更远的地方看一看的冲动。接下来,我打算向祖国的西南进发,我相信一定有更多的惊喜在等着我。
新闻推荐
■ 本报记者 李跃波晒读书笔记、送精美书签,开通“手机图书馆”、提供免费在线阅读服务……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合肥市图书馆为广大读者准备了丰富的“悦读”系列活动。图书馆是...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