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肥西新闻 > 正文

“山野菜”造福农家女

来源:安徽日报 2014-02-26 22:58   https://www.yybnet.net/

■ 本报记者 张岳

春寒料峭。“这就是薇菜的种子,再过十几天就会破土而出,这一片地里都是新苗攒动,又快到丰收的季节了。 ”紫红色的茎,黄色的蕊,萌动的薇菜新芽在泥土中蓄势待发。 2月23日,在肥西县铭传乡井王社区高道场的田野里,女青年李元元扒开湿润的泥土,像看见自己的孩子一样,向记者介绍她的宝贝。

这100多亩“希望的田野”,是李元元、郭秉政夫妻俩的育苗基地,等新苗育成后,将分给周边农户种植,指导农户做无公害种植,发展特色蔬菜,引导农民参与现代农业生产及经营。铭传乡地处丘陵地区,小山丘绵延不绝,位于山丘中的6个育苗基地,带动了600多农户发展特色蔬菜种植。

今年31岁的李元元,4年前和丈夫郭秉政一起辞职创业,创办了元政农林做起了“山野菜”生意,并利用自己外语优势,成功打进国际市场。 “我大学毕业后就在一家外企工作,对山野菜的种植、加工、销售都了如指掌,发现这里有很大的商机和发展空间,就毅然决然辞职,到农村来自己创业。”李元元说。郭秉政非常支持她,并和她一起“下海”打拼。

“薇菜是山野菜,必须生长在树阴下,这里原本是荒山,薄薄的土层下面全是石头。现在我们在山上种上小树苗,每棵小树苗下面撒种一粒薇菜种子,村民们说我们把荒山当银行,把野菜当金子呢。 ”李元元夫妇说。

薇菜不仅市场价格高,而且种植起来省心省力,特别适合农家女、尤其是留守妇女劳作,成为当地妇女发家致富的又一途径。“肥西果蔬协会给我们薇菜种子,指导我们无公害种植,再以170元一公斤的高价回收。一亩薇菜一年能收六七千块钱不成问题,。铭传乡井王社区高道场村民组姚燕金说。她家种了16亩薇菜,每年收入10多万元。

除了薇菜,李元元还发展了山蕗、莲藕等特色蔬菜,如今肥西果蔬协会风生水起,但创业之初的艰辛仍历历在目。“刚开始留守妇女都不相信这种野菜能这么值钱,怎么可能比猪肉还贵,都不信任我们。 ”等第一季收获后,看到眼中灰不溜秋的野菜变成了一张张百元大钞时,大家都纷纷加入到果蔬协会,种植野菜的热情高涨。

“刚创业,首先要培育野菜种子人工驯化,我们在山头上整整培育了3年,在安徽农业大学教授的指导下,成功选育出皖赤薇1号和皖蕗1号,获得安徽省成果鉴定,并在薇菜加工技术方面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 ”郭秉政说。

当时,李元元把前几年所有的积蓄都投进去之后,资金缺口依然很大。妇联和信用社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他们在铭传乡信用社贷款2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各种惠农政策也帮助我们成长,提升我们的国际竞争力。 ”李元元说。每年,他们都要参加国际农产品展销会十多次,开拓山野菜的国际市场,参展费用可申请“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补贴,大大减轻了创业之初的资金压力。

“未来,我们立志于让‘树阴下的银行\’惠及更多农户,给农户做无公害及有机规程的讲解示范及指导,将农业科普摆上重要位置,把更多的山区资源带进国际市场。 ”李元元笑着说。

新闻推荐

肥西工业经济迈上千亿台阶

迈上千亿台阶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山野菜”造福农家女)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