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肥西新闻 > 正文

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面对生活的烦恼和成长的困惑,他们无处倾诉——留守儿童如何走出心灵围城

来源:安徽日报 2014-03-19 22:47   https://www.yybnet.net/

■ 本报记者 高城

“亲情饥渴”不容回避

“爸爸,您出去已经有一阵子了,我经常梦到你,梦到你和妈妈、哥哥还有我在一起吃年夜饭。赚钱虽然重要,但身体是一切的本钱,希望您保重身体。 ”这是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清平初级中学的学生李飞 (化名)写给在外务工父亲的心里话。

15岁的李飞是一名留守少年,父母都在温州打工,他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如果不是去年暑假发现父母在闹离婚,这个少年的留守生活或许没有那么纠结。

“我第一眼见到他的时候,他整个脸都是僵的。 ”说起李飞来学校“心灵阳光室”的情形,清平中学心理教师王国松记忆犹新,“刚开始他只是说心情不好,随便聊了聊就回去了。他总共大约来了五六次,才吞吞吐吐说了父母离婚的事。 ”

“他们要是离婚了,我该怎么办?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李飞根本没办法接受父母离婚的事实,“那样感觉自己就是个孤儿了。 ”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离异会给他们造成“二次伤害”。考虑到这一点,王国松一边安抚战战兢兢的李飞,一边联系上孩子的父亲。在进行了长时间的电话沟通后,父母和李飞也进行了一次畅谈,告诉他“爸爸还是你的爸爸,妈妈还是你的妈妈,我们对你的关心还会和以前一样。 ”在和父母坦诚沟通后,李飞逐渐接受了这个事实。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像李飞这样幸运。面对父母离异,多年见不到父母的安徽省某地9岁留守儿童小林(化名),在今年1月一天晚饭后自缢身亡。 1月份以来,湖南、河南、四川等地还发生了留守儿童因琐事杀害亲人的悲剧。

全国妇联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有农村留守儿童 6100多万,占农村儿童37.7%,5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有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普遍感觉孤独,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

教会孩子尊重生命

3月13日下午15:50,肥西县三河镇清平初级中学敲响了下午第三节课的上课铃,八 (四)班的30多名学生在操场上围坐一圈。

“这节课的第一个环节是请10位同学戴上眼罩,扮演盲人,绕着操场走一圈……”任课教师王国松拿出简单的道具,开始了这节以《我是一位残疾人》为主题的生命教育活动课。

“第二个环节,再请10位同学拄着拐杖,单腿绕操场走一圈……”

“第三个环节,再请10请同学背上双手,试着吃课桌上的苹果……”

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孩子们先后扮演了眼睛、腿部和双手有残疾的人,尝试着用残疾人的生活方式,进行行走、吃饭等日常生活行为。

“带上眼罩什么都看不见了,完全是摸索着走完这一圈的;拄着拐杖单腿走路很累;背着双手吃东西确实不方便。 ”参加了三个环节的13岁女孩佘心怡告诉记者,上了这堂课才知道,有着健康的身体是多么幸福,“也教会我们要更懂得珍惜生命。 ”

“我们是一所农村学校,自然更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王国松表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心理问题,但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倾诉渠道,一些小问题极有可能发展得较为严重,“有些事情在他们眼里甚至会成为一道‘迈不过去的坎\’。通过开展生命教育课,帮助孩子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珍惜其他动植物的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 ”

坐落在三河古镇的这所学校是“合肥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在校学生近400人,其中留守儿童约占40%。据介绍,自2011年以来,该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经纳入七年级、八年级课程表,每两周上一次课,并且每学期开展一次生命教育课,九年级学生每学期举行一次心理教育团体讲座。

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和家长忽视、学生逃避等原因,不少学校的心理教育面临尴尬,针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同虚设。 “在高考指挥棒下,还有多少学校会在初三、高三的课程中列入心理课? ”安徽阳光心健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王维维分析,由于应试教育下的升学压力及职称评定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导致了心理辅导教师的地位尴尬,也客观上造成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面临困境。

让缺失的亲情重新归位

“好久没人牵我的手,好久没人摸我的头。冰凉的小手发烫的额头,生病是最想你们的时候……”一首留守儿童的歌曲,唱得让人心酸。

研究表明,由于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较少,留守儿童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孤独感、自卑感和心理性格缺陷较为突出。坚强独立但又敏感脆弱,是这些留守儿童的共同特点;拒绝孤独冷漠,渴望温暖关怀又是这些留守儿童的共同心声。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6位雕塑家,第一位就是家庭。他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教育是第一位的。

让缺失的亲情重新归位,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根本途径。 “18岁之前是孩子们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家长多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心理专家建议,家长在工作之余,每周抽出一两个晚上,给孩子打个电话,减少孩子对他们的陌生感。

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省人大代表钱开莲认为,在家长多沟通、学校多关爱之外,还需要加快本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率。 “农村青壮年出门打工是为了挣钱,为了更好的生活。 ”她表示,只有让新的农村留住青壮年们的心,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有效就业;让他们重新爱上土地,积极参与农业现代化进程,才是真正有效的解决之道。

在部分地区目前尚不具备 “返乡就业”的条件下,让进城务工人员享有同等的优质资源和社会保障,让随迁子女能够积极融入城市,是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 “流动优于留守,如果农民工子女随父母流动,更能够促进其健康发展。 ”专家表示,这需要社会各界投入更多关爱和支持,尽快建立合理的制度,确保随迁子女和城里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编 后

我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0多万,占农村儿童37.7%。由于亲情缺失,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不愿意与外界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希望家长、学校、社会能进一步重视这些心理问题并加以解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使更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城镇教育、实现异地升学。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实施,留守儿童面临的生活、教育、心理、安全等问题一定会得到更好解决,他们的成长环境会越来越好。

3月13日,肥西县三河镇清平初级中学,留守孩子放飞写有给远方父母祝福语的纸飞机。 傅军 摄

新闻推荐

五实验室计量认证资质被注销

本报讯(记者 桂运安)近日,省质监局发布公告,注销肥西县环境监测站、宿松县质量监督技术所、枞阳县质量监督技术所、铜陵市皖通公路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淮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家实验室资质认定证...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机插秧 真得劲2014-05-15 22:17
评论:(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面对生活的烦恼和成长的困惑,他们无处倾诉——留守儿童如何走出心灵围城)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