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肥西新闻 > 正文

传统农资零售店风光不再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4-04-01 10:47   https://www.yybnet.net/

郭梅的三农服务店已有20多个年头的历史,这家农资小店从某个侧面也见证了近年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轨迹。

3月20日中午,在肥西县山南镇上的一条商业街上,40多岁的女老板郭梅坐在店里,百无聊赖地跟在店门口晒太阳的邻居们闲聊。虽说正是春耕备耕的旺季,然而前来购买农资的农民却门可罗雀。 “今天一天也就两三笔买卖,真是让人急得慌。 ”郭梅抱怨说,小店发展越来越不如从前,1995年至2010年的那段时间是服务店最火红的时间。那时候一个春季光水稻种子就能卖5万斤,而现在能卖到7千斤就算不错的业绩了。

“以前这个时间段来,我们店里最少有三四个人站柜台,否则忙不过来。你看,现在我一个人都嫌多。 ”郭梅回忆起当初那些好光景。她说以前的农资也没现在的品种多、没现在精准讲究。但那时候买卖交易反而容易,因为来买农资的农民多是青壮年劳力,他们大多会种田。而现在来的顾客基本上是老年农民,对于新事物接受慢、记忆差。很多时候,郭梅得扯着噪子跟老人们解释用多少化肥农药、怎么用、什么时候用。地上放着几麻袋标注着姓名、村址的种子。 “这是已经付过钱的,让我们送货到村里的,我们都是免费送货上门。 ”郭梅解释说,生意不好做,更要把服务做好。

郭梅感叹说,以前山南镇上共有八家卖农资的店铺,由于生意越来越难做,现在只剩下三家。担心未来有一天自己的店也会关闭,郭梅闲暇之余还学了养蚕桑的技术。

说到自家小店的兴衰史,郭梅分析得头头是道。她说这是国家农业发展形势变化造成的。现在农村没有什么人种田,多是留守老人和妇女在种田。很多空散闲置的土地则流转到种粮大户手中。种粮大户是不需要到她这样的小店来消费的,因为他们都会与农资公司直接对接。除此之外,随着竞争的激烈,很多农药、化肥厂家都直接走村入户,下到田间地头向农民“直销”。

郭梅的分析不无几分道理,来自安徽省农委的一项调查也印证了她的说法。这项调查数据显示,专业化农资公司的销售数据、业绩正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种粮大户作为新型经营主体正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成为他们重点瞄准的客户。今后种粮的主体将是规模化、专业化的新型农村能人。

(杨丹丹)

新闻推荐

本报订户争“抢”阅报栏两天有200多人报名,将全部赠送

两天有200多人报名,将全部赠送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专家下田助春耕2014-04-22 10:44
评论:(传统农资零售店风光不再)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