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位于安徽省中部,地跨江淮,临淝水之南,滨巢湖西岸,素有“淮军故里、巢湖明珠、花木之乡”之称。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起点上,肥西县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各项工作部署,抢抓合肥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的机遇,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拉高标杆、真抓实干,奋力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
凝心聚力交上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2014年,肥西县经济社会迎来跨越式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0亿元,增长11%;规上工业产值1147亿元,增加值270亿元、增长14%;财政收入56亿元,增长11.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3.3亿元,增长1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0亿元,增长1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亿元,增长16%;进出口总额4.8亿美元,增长14.3%;累计到位省外资金245.6亿元,增长16.9%,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增长1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450元,增长10.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17元,增长12.5%,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健康向好态势,顺利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拉高标杆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
肥西县取得累累硕果的背后,凝结的是全县人民巨大的努力和奉献。
聚焦一:破题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要实现县域经济的健康运行,必须依靠改革创新,敢啃硬骨头,勇于涉险滩,才能激发内生动力”,县委主要领导介绍。
试水财政金融体制改革。肥西县积极推进县城乡公司、国运公司和桃花经济发展公司改制。整合财政资金5000余万元入股兴泰担保,设立合肥兴泰担保肥西分公司。出台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完善“借用还一体”制度。强化财政预算编制刚性,推行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公开。
摸索城乡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肥西县完善重点区域规划、征地拆迁、安置点建设常态化调度机制,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第三方质量安全巡查管理规定。全面放开环评、测绘、评估市场,组建政府投资社会中介服务单位项目库,一举解决中介服务管办不分问题。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悠悠万事,要在得人,“平时不算账、年终凭印象”是以前考核机制饱受诟病的地方,肥西县高度重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出台科级领导干部实绩量化考核暂行办法,注重发展一线干部。推行县直机关科级以下公务员跨部门转任工作,探索公务员跨部门轮岗交流和绩效考核机制。推行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规范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肥西县以简政放权为总要求,相继完成工商、质监、食药监机构整合,加快推进工商注册登记和企业信息公示制度改革,推进“先照后证”,放宽市场准入,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500多户。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上级行政审批下放、取消、调整项目的对接,巩固“两集中、两到位”,优化项目联审联办机制,建立统一规范的行政审批目录清单公开制度,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聚焦二:夙夜在公,打造经济发展新高速列车
聚焦项目促发展。肥西县始终把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对接500强企业,围绕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全年共引进项目88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7个,大批重点项目达成投资意向。健全“六个一批”、“四位一体”和管理信息化推进机制,省“861”和市“1346”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TCL一期建成投产,华南城一期启动运营,江汽轻卡、联东U谷、松芝空调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次第开工,全县项目工作水平实现跨越。
加快转型促发展。肥西县把产业升级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推手,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家电、汽车、装备制造和计算机制造四大产业产值占全县规上工业产值74%,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409家,其中十亿元级企业10家,百亿元级企业3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成功举办第十二届中国苗木花卉交易大会,花岗现代农业示范区跻身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行列;积极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一批城市商业综合体建成运营,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三河镇通过国家5A级景区景观价值评定,刘铭传旧居修复工程内部布展即将完成,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肥西把促进两化融合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年新增省、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8家,桃花镇获批安徽省新型工业示范基地;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家,专利授权量全省第一,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50亿元。
整合平台促发展。肥西县积极推进园区整合,现已完成桃花工业园与上派、山南工业聚集区整合工作,同步推进新港南区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谋划。不断完善县区合作机制,柏堰科技园和新港工业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狠抓闲置、低效利用和违法违规土地清理,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效率。
强化服务促发展。肥西县建立县领导包联、月调度、部门服务清单的帮扶制度,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积极创新举措,解决企业用工问题。搭建银企交流平台,健全激励机制,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瓶颈,累计帮助企业融资15.2亿元。加大企业上市支持力度,亿帆药业成功上市,4家中小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
聚焦三:提速增效,打造城乡统筹升级版
一张蓝图干到底。肥西县按照“分区指导、主城融合、北部协调、两翼保护、中间突破”的要求,加强全县规划体系建设,相继编制了《肥西县分片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规划》、《肥西县旅游总体规划》、《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概念性规划及核心区总体规划》、《紫蓬山风景区总体规划》、《肥西县城总体规划》等规划,提高全域规划的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推进基础设施先行。肥西县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做好国省干线建设服务保障工作,G312合六路、G206上派至南岗段、环巢湖大道肥西段主体工程相继完成,济祁高速肥西段全面开工,得到省政府和国家交通运输部的充分肯定。乡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中派污水处理厂、合肥西部组团污水处理厂加快进度。环巢湖生态示范区一期项目进入收尾,二期项目全面开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土地整理等项目扎实推进,县域基础设施承载力不断增强。
加快老城区改造。老城区担负了肥西发展的重载,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肥西县坚持主城定位,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启动巢湖路等市政道路项目建设,部分工程春节前可望通车。加快安居工程项目建设、移交进度。派河剧场投入使用,公交停保场、上派中心校综合楼、人武部民兵训练基地等项目建成在即。加大杨桂塘市场、金鸣街、圆通商厦片区综合整治和违法建设查处力度。全年完成征迁面积170多万平方米,积极推进金寨南路等重点区域征迁。
加快文明城市创建。肥西县以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为契机,带动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注重城市软实力升级工程,扎实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守法诚信、文明出行等创建活动,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城市环境。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健全“联防、联动、联处”机制,深入开展环境、交通、市场、渣土运输等专项治理,维护城市建设发展秩序。深化智慧城管建设,形成监控实时化、处理及时化、管理精细化、考核标准化的城市智能运行新格局。
聚焦四:法治肥西,筑牢行稳致远压舱石
推进法治建设。肥西县高度重视打造法治肥西的全局意义,加强法制宣传,开展“法律六进”活动,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环境。扎实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成功申报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5个。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完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程序。
深化平安创建。肥西县进一步完善“843”大调解工作格局,推进基层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中心(站)建设,建立“镇干包村、村干包片、部门包联”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包控责任体系,促进矛盾纠纷调解常态化、规范化、高效化。坚持县领导定期接访、带案下访制度,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促进信访秩序逐步好转。
解决问题全方位。肥西县按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依法合规的原则,对拆迁安置、企业改制、土地出让、重点项目推进等遗留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建立台账、分类处置、每周调度,有力有序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利益问题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营造和谐和睦的社会氛围。
聚焦五:落地民生福祉,释放发展红利
增加群众收入。肥西以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为抓手,推进创业增收、就业增收、投资增收,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全年实施43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13亿多元。坚持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对全县1.79万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实施省级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努力提升贫困人群致富能力。落实就业帮扶政策,新增就业岗位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均超额完成任务,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工程,以创业促就业。按政策足额兑现老民师等七种“老字号”群体生活补助。
发展社会事业。肥西县制订实施教育振兴五年行动计划,引进南门小学优质教育资源,高考本科达线率超全省近10个百分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县级为龙头、乡镇为枢纽、村级为网底的医疗服务体系,荣获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和全省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称号。推进文体事业发展,完善公共文体设施建设,荣获全省全民健身示范县称号。促进养老事业发展,官亭江夏敬老院被授予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先进单位。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更加完善,单独二孩政策稳妥执行,计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提升社保水平。肥西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发放率达100%。城镇企业职工五项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施办法。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全面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人均增资达165元。持续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分散和集中供养标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推进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并轨管理。
此外,肥西县还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为抓手,着力提升思想水平与组织能力,践行中央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决策,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攻坚克难跨越前进显身手
面对巨大的成就,肥西县保持了一如既往的清醒。 “2014年过去了,我们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打赢2015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战役,是全县上下一致的思想”,县委主要领导说。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肥西县高度重视2015年的各项工作。 “目标就是旗帜,目标就是动力,以此带动县域经济继续领跑快车道”,县委主要领导说。为此初步确定了各项发展目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财政收入增长12.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及主要污染物减排量达市控指标。
肥西将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抢抓机遇,落实县委十二届二次党代会关于“转型升级,着力实现总量效益同步提升;超高对接,着力打造高品质合肥主城区;城乡统筹,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改革创新,着力增添县域发展内生动力;改善民生,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五大部署,力争全面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朝着“全市科学发展主战场、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全国科学发展模范县”目标阔步前进。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有理由相信,肥西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费非)东风机电生产车间。花岗镇美好乡村花园社区。柿树岗乡莲湘舞获全国莲湘舞赛银奖。三河古镇小南河美景。
新闻推荐
由省总工会主办、合肥市总工会和省工商银行全额资助、合肥市职工大学承办的“农民工上大学活动”,至今已帮助339名农民工走进大学课堂,接受高等教育—— 本报记者 张岳走进向往已久“大学课堂”...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